蓋房習俗歌——傣族文學

本文出自《傣族文學史》

巖峰 王松 刀保堯 著

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發行

1995年10月第1版

盖房习俗歌——傣族文学

蓋房習俗歌

農耕需要定居,定居需要建房。遠在定居農耕時代,傣族先民就學會了建蓋高腳幹欄式的房屋,俗稱“竹樓”。

定居農耕時代的傣族社會,仍處於氏族公社和農村公社交替並存的歷史發展階段,生產力仍然很低,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仍然建立在原始的公有制基礎上,公社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平等互助的關係,即共同生產,共同分配。因此,那時候公社成員的住房,都是由公社集體建蓋,這就是傣族先民互助蓋房習俗的起源及其社會基礎。產生私有觀念後,住房和其它生活資料逐漸成為私人的財產,按理應由私人自己建蓋,但傣族先民沿襲了古代共同建房的歷史習慣,仍然主張“一家建房,全寨幫忙。”這就是古籍中稱讚為“體現互助友愛精神”的傣族蓋房習俗,這一習俗已經演變成為一種人人都必須自覺遵守的社會規範或鄉規民約,進行這一習俗活動時所唱的歌,即稱為“蓋房習俗歌。”

由於益房習俗是在原始社會形成的,人們沒有私有觀念,沒有佔有私產的慾望,也沒有怠工的現象,參加勞動都是自覺的行為,人人都把蓋房看作是自己份內的事。因此,勞動是自覺的、歡愉的,自然在勞動中所唱的歌也是歡愉的,發自內心的。但是這種原始的共同勞動習俗,大都按照各人所熟悉的工種進行,如男人伐木,婦女割草,老人砍竹等,分工較細,因而唱的習俗歌也只是單一的、零星的,帶著各自工種的特徵,如伐木活動時唱《伐木歌》、抬木活動時唱《抬木料歌》、破篾活動時唱《破篾歌》、洗房柱活動時唱《洗房柱歌》等等。又因這一類歌大都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唱的,所以也有人稱為勞動歌,實際上,它們跟建房習俗更為密切,因而我們將它歸入建房習俗歌之行列。

一、《伐木歌》

伐木是蓋房的首要工作。蓋房子需要木料,沒有木料就蓋不成房子。伐木者不僅要有強壯的體力,還要有識別木料的知識和砍伐的本領。因此,蓋新房的伐木者大都由有經驗的長者率領,由年輕力壯的小夥子組成。由於伐木是艱苦的自願參加的勞動,參加者都有一種自豪感。當人們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之後,離開寨子,便邊走邊唱:

包好辣子、草煙,

包好鹽巴、米飯,

帶上長刀、斧頭,

帶上土鍋、土碗,

我們走向大森林,

個個都喜笑開顏。

大森林,寬無邊,

霧茫茫,不見天。

大樹一棵連一棵,

古藤一串接一串;

松鼠搖技相追逐,

群猴攀藤打鞦韆;

呼呼山風吹不停,

淙淙泉水流不斷……

《伐木歌》的開篇,是讚美大自然的景色,當然,讚美本身就是一種抒情,因而可以說,歌手們是藉助讚美大森林的景色,來抒發伐木者熱愛自然、熱愛森林、熱愛生活的感情。歌中的詩句樸實、自然,跟口語一般,顯然是來自伐木者的親身感受,是伐木者發自內心的歌。

熱情地讚美了一番大自然的景色後,《伐木歌》轉入對樹木的評價和對木材的挑選。這也是源於現實生活。原始森林裡的樹木很多,有大的,有小的,有直的,有彎的,有質硬的,有質軟的,不能見樹就砍,一定要認真選擇。

埋麻菲,葉子尖,

樹幹象犁一樣彎;

埋麻亮,葉子園,

容易被蟲吃,骨頭太脆軟……

歌中一口氣數了十多種不能用來蓋房子的樹,形象地敘述了這一類樹的形態和性能,並用詩的語言,說明了不能用它們做棟樑的原因,同時還表達了“容易被蟲啃的樹,像沒有意志的人”的樸實思想。緊接著,《伐木歌》又敘述了十多種長得筆直的、不怕蟲蛀的樹,熱情讚揚了這一類有用之樹,才開始描述伐木的壯觀場面:

咚咚咚,咚咚咚,

你一斧,我一刀。

像大山在動,像大地在搖,

一棵又一棵大樹,

轟隆隆倒下了!

驚得雀鳥滿天飛,

嚇得野獸遍山跑……

把壯觀的伐木情景,描述得有聲有色,從字裡行間,使人彷彿看到了赤裸著上身、掄著大板斧的古代伐木者,聽到了咚咚咚的伐木聲和山崩地裂的大樹倒下的聲音。

值得稱讚的是,傣族先民集體創作的這首伐木習俗歌,不僅總結了古人的伐木經驗,介紹了某些植物知識,同時還將傣族先民豪放、粗獷和樂觀的性格,溶匯於大自然的情景之中,從而創造了一種壯觀的宏偉的美。

二、《抬木料歌》

魯迅先生曾說過“詩歌起源於勞動和宗教。其一,因勞動時,一面工作,一面歌唱,可以忘卻勞苦,所以從單純的呼叫發展下去,直到發揮自己的心意和感情,並皆有自然的韻調。”傣族的《抬木料歌》,就是一面勞作,一面歌唱的歌。它韻調和諧,節奏自然,可起到統一抬木者步伐的作用。

沙羅沙羅唷,日偏西山頭,

抬木往回走,越過小山丘。

沙羅沙羅唷,人多力氣大,

十人抬一根,分成兩排走,

左排右手扶,右排左手撐,

坡陡不搖晃,平路輕悠悠。

沙羅沙羅唷,抬木往回走,

熱熱鬧鬧下山來,日落就到村裡頭。

將砍倒的木料,從山上運回寨子,是整個建房過程中最艱苦的勞動。在尚未馴服大象之前,這一勞動全靠人工進行,原始森林裡的樹林都很高大,並且先民們還沒有意識到可在森林裡加工或劈開不需要的部份,而是一砍倒就將原木抬回寨子,這就更增加了重量,因此,一根木料要十人、二十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抬。這一習俗一直沿襲到近代。上面這首歌,就是人們在抬木料時共同唱的歌。創作和吟唱這首歌的目的,一是為了活躍勞動氣氛,忘卻勞動疲倦,二是為了步伐整齊,減輕重量,也就是說當時的歌者想到的,不是什麼藝術享受,而只是為了減輕疲勞。但由於作品把搬運木頭的勞動表現得繪聲繪色,讀了這首歌后,使人彷彿回到了古代,看到了傣族先民像螞蟻抬食一般運木料的勞動情景。

三、《破篾歌》

傣族的住房,系高腳木屋,漢文獻中稱為“幹闌”、“杆欄”、“閣闌”、“高欄”、“麻欄”、“鉞欄”、“柵居”等,傣文獻稱為“很梢檔”,意即“樹柱的房子”。據載,在古代,除了統治階級的宮廷和各級村寨頭人的房子用木樁、木樓、木板外,其它的居民,無論是柱子、橫樑、隔牆、門窗、樓板……等等原料,全都採用竹子製成,所以便有“竹樓”之稱。後來因發現竹柱子沒有木柱子牢固,才改用木柱,才有伐木和運木的習俗。新房的柱樑雖然改用了木柱,但樓板、圍牆等仍然用竹為原料,因而蓋一間新房,還需要砍許許多多竹子,破成各種各樣的竹篾。在進行這一勞動時,所唱的歌,稱為《破篾歌》,有的地方也稱為《竹歌》。歌的內容可長可短,各地均不相同,其中以勐海的譯本和編入《傣族古歌謠》一書的版本較為完整。現摘抄兩節如下:

竹子高,竹子細,

竹子綠,竹子青,

排排竹子連成林,

連成林,綠茵茵,

風來隨手梳長髮,

雨後竹林葉更青。

有寨就有竹林綠,

有竹就有傣家人。

有竹就有傣家人,

傣家對竹有深情

搭竹板,編竹凳,

扎籬笆,圍院庭……

竹子雖小用處大,

祖先種竹後人蔭,

今天砍竹圍籬笆,

得祭祖先的神靈。

這首《破篾歌》沒有描述破篾的情景,而是正面讚美竹子的用途,實際上是一首竹的頌歌。傣族蓋房子離不開竹子,生活用具如弓箭、桌凳等離不開竹子。由於傣族的生活與竹子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傣族對竹子的感情特別深厚。《破篾歌》形象地反映了傣族對竹的這種深厚感情。

另外,這首《破篾歌》不僅在蓋新房時唱,在其它砍竹破竹的場地也唱,凡是做竹活的地方就會聽到頌竹的歌聲。傣族的古代建築,大都以竹為材料,竹的需要量大,竹活繁重,砍竹都必須有一定的技術,聽了《破篾歌》可以獲得很多知識,這也是它受到喜愛和長期流傳的原因。

四、《洗房柱歌》

洗房柱是傣族蓋新房習俗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與原始宗教的神靈意識有著密切的關係。在傣族先民的觀念裡,森林、田野,所有的大自然都存在著神靈。這些神靈有好的,也有壞的,可以保護人,也會給人帶來災難。在砍木料和運木料的過程中,沿途要經過各種有神靈的地方,要帶上許多不乾淨的泥土和不吉祥的髒物。因此,蓋房之前,必須先用水洗去房柱上的泥土、灰塵和其它髒物,掃除附在這些贓物上的不吉祥的神靈。這就是蓋房習俗中必須要洗房柱的根源。洗房往時所唱的歌,便叫《洗房柱歌》。

洗房柱有一定的分工:由女人到河邊或井裡挑來一挑挑清水,由男人將水潑在房住上,進行認真清洗。男女邊挑水邊洗柱子邊合唱:

房柱三十二根根劈得滑

活像一群人躺在大樹下

梢巖和梢南 標直又粗壯(梢巖,意為男柱,梢意,意為女柱。傳說,這是桑木底和他的妻子莎麗捧發明設計的柱子,因而它們是房子的靈魂在之處)

顯得更耀眼擺在正中央

傣族的古代竹樓,一般要用三十二棵柱子,唱《洗房柱歌》時,要按順序說出這三十二棵柱子的名稱、來歷和作用,然後才轉入對洗房柱的具體描寫。

大青樹下 像下大雨

雨水飛出桶 雨水飛出碗

落在房柱上 洗去灰塵

洗去泥巴 洗去汗水

洗去兇惡與災難 惡魔快走遠

不許你站在房柱邊

病魔快走遠 回到你自己的家園

洗呀洗,洗呀洗 洗去一切邪惡、災難

使房柱吉祥、堅固萬萬年

接著敘述為什麼要洗房柱,反覆強調如果不遵守這一習俗,會帶來災難;只有遵守這一古老習俗,“新房才牢固,日子才美好,歌聲才香甜。”傣族先民的信念、信仰,以及不可觸犯的神靈世界,極為鮮明地包含在歌聲中。

跟《洗房柱歌》密切相連的,還有《鬥樓梯歌》。“鬥樓梯”系方言,意即製作樓梯。它也有一套習俗:樓梯的臺階數只能是九級,不能多也不能少,並且每級的高度都要相等,同時還要一邊製作,一邊高唱:

一付樓梯九個級 九級就是九個女

大風吹不倒房柱 災難壓不彎樓梯

竹樓樓梯連一起 父子母女永不離

製作樓梯,同樣是蓋新房習俗中最重要的環節。據傳,樓梯是桑木底的妻子發明的,是龍變成的。因此,樓梯是女性,只能稱做“母樓梯”,不能稱做“公樓梯”。樓梯的九個級數,也象徵著主人應有九個女兒,這一切,反映了此時的傣族杜會,還存在著大量母系氏族時代的思想殘餘。

除上述外,蓋房習俗歌還有《鬧火塘》、《火塘禱告詞》、《給新房拴線》等,它們的總特點是,具有勞動教育和承傳蓋房技術的功能。自脫離穴居生活之後,建蓋住房便是傣族先民爭取生存的一個重要條件。這是一項艱苦的勞動並需要一定的技術,如何才能把前人積累的建房經驗傳給後代暱?在尚未出現學校教育、師徒傳藝等承傳形式的古代,傣族先民只得應用邊勞動邊唱歌這一習俗,來傳播蓋房的知識和技術。上面所述的《伐木歌》、《抬木料歌》、《破篾歌》、《洗房柱歌》,還有未列人史冊的《鬧火塘歌》、《編草排歌》,《圍籬芭歌》等等,實際上都是傣族蓋房經驗的總結,都具有對後代進行勞動教育和傳授蓋房技術的功能。

感謝耐心閱讀

由於是舊書原稿掃描識別,文字難免有錯漏之處,望見諒。

希望比龍積極留言參與傣族文學的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