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卢杞是唐朝历史上的十大奸相之一。他相貌奇丑,宽短脸、扁平鼻、朝天孔、小眯眼,而且双眼间隔比常人大一倍半,整个活脱脱像是神庙里的超级鬼怪,不用化装也像极的那种,人称“蓝脸鬼相”。人如其貌,他为人处事特别猥琐特别阴毒,用计铲除异己简直是到了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地步。但他却独独对名将郭子仪总是礼遇有加,有人说这是出于对郭崇高威望的敬重,但这只是其一。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德高望重,却能屈能伸,长寿,自在意料当中。

郭子仪每次见客,必定有侍女多人服侍左右。但一听说卢杞要来,他却让侍女全部回到后面去。郭子仪单独和卢杞谈了很久,很投机的样子。卢杞走后,家眷们都争先恐后地问:“相公平日接见客人都让我们在场,为什么今天接见一个普通官员却要如此慎重?难道怕了他不成?这人有什么好怕的?”郭子仪说:“其实你们都有所不知,卢中丞是一个有才干的人,不过他相貌丑陋,一副鬼相,而且又心胸狭窄,阴险毒辣,也特别记仇,你们见了他那个鬼样子—定会笑得花枝乱颤,让他尴尬。如果此人以后得势,我们家就会有飞来横祸,甚至一个也活不成。”

果如所言,一年之后,卢杞依靠自己的政治才干当上了位极人臣的宰相,凡是过去笑过他得罪过他的,一律斩草除根,制造了很多冤案,而因为郭子仪曾识其本来面目“厚待”过他,他也认为令公大人非常器重他,大有知遇之恩的感觉,所以他对郭子仪全家也很好,甚至于郭家子弟稍有一点小过错,他不仅不举起屠刀还给予了通融什么的。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做学问与做人可真不是一咋回事呀!

杨炎与卢杞二人同时执政,因卢杞相貌丑陋,又无文学才干,杨炎对他很轻视,往往假托有病不和他在一起共事、吃饭,议事又多有不合,卢杞因此怀恨在心。德宗即位后,任命淮西节度使李希烈统领各军讨伐梁崇义。杨炎劝谏说:“希烈为董秦(即李忠臣)养子,亲任无比,卒逐秦而夺其位。为人狼戾无亲,无功犹倔强不法,使平崇义,何以制之。”并坚持己见,争议再三,德宗却听不进去。一次在延英殿问对后,杨急弛而归,没有到中书省与卢杞见面,卢杞对杨炎更加怒恨。卢杞迎合众人的要求,利用严郢与杨炎有积怨,故意引荐他为御史大夫。杨炎的儿子杨弘业很不成才,常违法犯禁,又接受别人的贿赂和请托,后卢杞指示严郢审理此案,不遗余力,查出了杨炎的其他罪行。对杨炎在曲江南修建的家庙,卢说“此地有王气,炎故取之,必有异图。”德宗听说后更加愤怒,下达诏书,杨炎被流放,途经鬼门关,他似乎已预感到前景不妙,写诗感叹:“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何处是,生度鬼门关。”在走到离崖州百里的地方,德宗又下诏将他赐死,终年五十五岁。

因为颜真卿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德高望重身居高位,最重要的是他铁骨铮铮,为人耿直又敢说真话,对于专权的奸相卢杞更是看不起,所以卢杞总是想寻找突破口把他置于死地。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横平竖直,一板一眼,可职场却不是这样的。

想削藩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唐德宗偷鸡不成蚀把米,引发了藩镇叛乱。其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军力最强,举起了反唐大旗,自称天下都元帅,发兵攻打朝廷,朝野又一片大乱。还攻陷了汝州,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唐德宗找宰相卢杞商量,卢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不是铲除“眼中钉”颜真卿的大好机会吗?于是立马不失时机地上奏曰:“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意思就是说颜真卿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威名远扬为四方所信服,像李希烈这种初出茅庐的嫩鸟,只要派他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用劳师动众就能把叛乱平息下来。德宗也知道颜真卿已是年过古稀的老人,不宜惊动他的老骨头,但又无计可施,也只好让他去劝说李希烈了。

颜真卿勇斗李希烈的事,先看看《旧唐书》的记载:初见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因逼为章表,令雪己,愿罢兵马。累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凡数辈继来京师。上皆不报。每于诸子书,令严奉家庙,恤诸孤而已。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使在坐,目真卿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相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非天命正位?欲求宰相,孰先太师乎?”真卿正色叱之曰:“是何宰相耶!君等闻颜杲卿无?是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兵,及被害,诟骂不绝于口。吾今生向八十,官至太师,守吾兄之节,死而后已,岂受汝辈诱胁耶!”诸贼不敢复出口。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国与家,本是一体,但处理方式却不一样。

大意就是说,以国事为重的颜太师精神抖擞出现在叛将李希烈的眼皮底下的时候,叛军将士立马像炸开了马蜂窝一样热闹。一见到李希烈,老颜就大义凛然地要宣圣旨。不过还没等他开口,李希烈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争着冲了上来,围住颜真卿又是骂又是吓的。颜真卿却面不改色心不跳,好像看一出闹剧一样,参坐如禅。

李希烈想诱惑颜真卿入伙,只要他能登高一呼助李希烈伪政府一把,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投奔“光明前景”。不过忠心耿耿的颜真卿就是不入伙。最后,恼羞成怒的李希烈下令缢杀了。这就是轰动大唐的奸相卢杞借刀杀人的“人质门”事件。

面对容貌丑陋的人,不同态度导致结果天壤之别,你对此有何感悟?

我本小人,我怕谁?

三个在史鼎鼎有名的大人物,地因为对待一个奸佞小人的不同态度,导致两人被冤死,这样的结果给沉迷职场中你、我有什么启示吗?欢迎读者朋友建言献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