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跪像被扶起來了,岳飛後人連夜趕往南京抗議

杭州嶽王墓的秦檜後人要求將秦檜夫婦的跪像給扶起來了,秦檜的後人表示,自己的祖先一跪就是八百多年,也該站起來,但這一說法卻遭到了岳飛後人以及社會人民的反對,說是給民族的一種警醒,說到秦檜很多人都認為他是賣國賊,大漢奸,而說到岳飛很多人都認為他是大英雄,然而歷史的真實真的是如此簡單嗎,背後又隱藏著什麼。

秦檜跪像被扶起來了,岳飛後人連夜趕往南京抗議

秦檜跪像被扶起來了,岳飛後人連夜趕往南京抗議

公元1140年,岳飛北伐一路勢如破竹,一舉收復了被金軍統治的大量北方失地。而在此時卻一道道金牌飛往前線,勒令收兵班師,到了第十道金牌,岳飛頂不住壓力,只好班師還朝,回到朝廷即身陷囹圄,後來,終被殺害。

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奮勇殺敵的英雄,無法施展抱負而慘遭殺害的悲劇,但卻另有隱情。當然岳飛的死當然是冤的,但是,如果你透過歷史的當時,他又很難不死,岳飛之死並沒有罪,有的只有岳飛的不明聖(宋高宗)心,屢犯忌諱。

秦檜跪像被扶起來了,岳飛後人連夜趕往南京抗議

岳飛的不明智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力主迎回二聖(即徽欽二帝)

這個主張第一個不答應的就是皇帝高宗,而且在大臣們看來,這麼做將當今皇帝置於何地,將當今皇帝身邊的大臣置於何地,當今的皇帝可是我們這些大臣推舉出來的,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樣做的結果就使得高宗身邊的人,也不站在他一邊。即使你岳飛真要迎回二聖,那也不要成天掛在嘴邊,特別是對著皇帝,而剛好相反,他和皇帝上書經常提到的“誓師北伐,迎回二聖”。

2、作為武將過論朝政

在宋朝,不同於其他朝代,自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武將的地位是很低的,對武將也是很防範,一般武將你只管打好仗就好。而岳飛則不管,看到哪個大臣不滿就上書,甚至勸起皇帝立太子,別說武將就是朝廷重臣也不能妄議儲君,立太子是一個敏感問題,再說了,當時,高宗還很年輕,膝下也無子嗣。

3、不知道武將是個敏感職業

宋高宗對武將的警戒和防範是很重視的,特別是經歷過苗劉兵變、淮西兵變等武將謀反作亂事件,更是讓高宗對武將更加留意。而岳飛則屢屢與高宗意見向左,屢範忌諱,上書的意見皇帝不同意,岳飛動輒辭官不幹。

4、把兵權看得過重

我們今天的想法可能覺得岳飛是英雄,是個忠臣,因為他力主北伐,也收復了失地。但是皇帝會怎麼想,你這樣功勞太大了,如果失地都是岳飛收的,那就功高震主了,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帝王經常面對的,韓信因為這個問題被呂后害死,周亞夫因為這個問題被漢景帝賜死。高宗曾與秦檜對話說道:“岳飛可是個忠臣啊”,而秦檜卻說:“難道太祖就不是忠臣嗎”。你岳飛也許不會反,但是你的部下呢,你現在不會反那以後呢?要知道當時的百姓只知道有岳家軍,不知道朝廷是姓趙的,岳家軍很得民心,民心都讓你得了,皇帝怎麼辦?當時,面臨危險的武將不只岳飛一個,另外,兩個選擇了明哲保身,紛紛辭去兵權,跟皇帝要錢,而岳飛卻死死抓住兵權,直到自己囚禁風波亭一段時間才提出辭去兵權,為時已晚。

秦檜跪像被扶起來了,岳飛後人連夜趕往南京抗議

在我看來,岳飛確實是死得很冤的,因為並沒有罪。秦檜雖然是個奸臣,但是岳飛之死真不能怪在他頭上呢,那是不是該怪在宋高宗頭上呢?我覺得也不合適,因為換誰是高宗,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很難放過岳飛,岳飛之死最終拍板的肯定是宋高宗。至於秦檜的跪像該不該扶起來,我覺得應該給他扶起來了,畢竟逝者已矣,過去了就過去,沒必要沒了,更何況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王時代,比秦檜奸的奸臣多的是,難道要一個個弄出來跪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