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縣委書記關於“三位一體”農合聯幫扶低收入群眾增收的實踐和思考

一位县委书记关于“三位一体”农合联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的实践和思考

轉自中華合作時報

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增收,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必須因地施策、因人施策。“三位一體”改革的推進,極大地助推了各農業產業基地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富民增收。下一步,長興縣要充分釋放“三位一體”改革紅利,積極探索建立社戶對接機制,通過農合聯組織把效益農業與廣大低收入群眾聯繫起來,實現更好地精準扶貧、“造血”扶貧。

一位县委书记关于“三位一体”农合联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的实践和思考

周衛兵

浙江省長興縣委書記

按照浙江省委“大學習大調研大抓落實”和湖州市委“提標杆破難題助趕超”專項調研活動要求,自2018年3月以來,長興縣委謀劃實施了“‘長興精神’大討論大實踐之‘揚優勢補短板促發展’專項活動”,並牽頭開展了深化“三位一體”改革、扶持低收入群眾增收致富這一課題的研究。在此期間,長興縣委組織調研小組走訪了19個村社、 8個農合聯組織、 38個產業基地、 218戶農戶,並與有關村社幹部、農技人員、村社群眾進行了座談交流。通過深入剖析,對如何深化“三位一體”改革、發揮產業農合聯作用,進一步扶持低收入群眾增收致富有了更深的認識。

長興縣低收入群體增收情況分析

致富增收快但低收入群眾基數依然不小。近年來,長興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脫貧攻堅以及省、市委促進低收入群眾增收有關要求,結合縣域發展實際,大力扶持低收入群眾增收致富, 2015年就全面消除了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絕對貧困”。近五年來,城鄉居民每年增收10%左右,2017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9700元和29200元,但對照高水平全面小康社會縣域典範的發展目標,仍然存在不協調不充分的矛盾,主要表現為低收入群體的數量仍然不少。截至目前,全縣尚有低保對象6845戶10124人,約佔全縣戶籍總人數的1.6%。與此同時,還有近900戶群眾處於低保邊緣。這不僅與高水平全面小康目標不相符,也與長興縣日益加強的經濟發展水平不相協調。

幫扶舉措多但政策的精準性依然不夠。近年來,長興縣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文件要求,相繼出臺了《長興縣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施方案》《長興縣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實施細則(試行)》等文件,大力實施保障幫扶、救助幫扶、就業幫扶等舉措,進一步完善“一戶一策一干部”幫扶機制和“雙千萬結對幫扶”活動機制。但卻存在著幫扶舉措、幫扶措施的精準性相對不足等問題,尤其是針對廣大邊遠地區的低收入農戶,還缺乏全面、系統的輸血工程,這部分貧困家庭往往也只能主要依靠政府低保金救助來解決基本生活問題。

普遍脫貧成效明顯但特殊群體脫貧依然較難。從總體來看,長興縣低收入群體脫貧成效明顯,但長興縣仍有因病致貧、因殘致貧、年老無勞動能力的支出型貧困戶587戶,目前還沒能納入其中。從調研情況來看,要解決這部分貧困問題,光靠傳統的幫扶和救濟手段是不夠的。部分村社幹部反映,希望能在有關政策上有所傾斜,進一步強化兜底保障。

關於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增收的思考

精準幫扶低收入群體增收,就是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必須因地施策、因人施策。從長興縣的實際情況看,一方面,長興縣有近80%的低收入群眾生活在農村,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要實施低收入群眾增收工程,就要結合農業生產實際,最大限度地涵蓋這些低收入群眾;另一方面,長興縣是一個傳統農業大縣,也是一個現代農業強縣,目前已經形成了花卉苗木、商品蔬菜、優質茶葉、名優水果、特種水產、高效竹林、現代畜牧(湖羊)等七大特色農業產業,農業產業基礎比較紮實,農業在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如何搭建起效益農業與低收入群眾之間的橋樑,讓效益農業最大範圍地惠及最普遍的低收入群體,應是我們著重要研究的課題。

基於長興縣的實際和實踐,調研組認為,深化“三位一體”改革,充分發揮農合聯組織特別是產業農合聯組織的作用,應該大有文章可做。“三位一體”新型農村合作體系改革是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省工作期間親自點題、親自破題的“命題作文”,近年來,長興縣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三農”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推進“三位一體”改革落地落實。尤其是2016年以來,在實現縣鄉兩級農合聯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思路,按照“一個產業、一個農合聯、一個服務體系”的架構,首創了特色產業農合聯暨特色產業綜合服務體系建設模式,相關做法獲得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鄒天敬、時任浙江省委副書記王輝忠、時任浙江省副省長孫景淼等領導的高度肯定,並被列為浙江省“三位一體”專項改革試點項目。截至目前,長興縣已建成縣級農合聯1個、鄉鎮級農合聯17個、特色產業農合聯3個,共吸收會員1042個(其中單位會員946個、個人會員96個),會員涵蓋了長興縣七大特色農業產業以及農產品加工、營銷、農資供應、金融農信服務、農機植保等領域,“三位一體”農合聯基層組織體系基本建成。

從實踐情況看,“三位一體”改革的推進,極大地助推了各農業產業基地和現代農業的發展,有效地促進了富民增收。當然,從前幾年實踐看,農合聯的作用還主要是服務會員單位和個人,那些更加需要增收的低收入群體卻難以享受到改革的紅利。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就是要充分釋放“三位一體”改革紅利,積極探索建立社戶對接機制,通過農合聯組織把效益農業與廣大低收入群眾聯繫起來,實現更好地精準扶貧、“造血”扶貧。

本文作者就“三位一體”農合聯促進低收入群眾增收提出4點具體建議:

1.堅持基地與技術並重,幫扶低收入農戶生產增收。

2. 堅持自銷與包銷互濟,解決低收入農戶銷售難題。

3. 堅持政策與金融聯動,強化低收入農戶安全保障。

4. 堅持扶志與扶智結合,注重轉變低收入群眾觀念。

詳細內容見1月15日6版《中華合作時報》

(作者系浙江省長興縣委書記)

一位县委书记关于“三位一体”农合联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的实践和思考
一位县委书记关于“三位一体”农合联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的实践和思考一位县委书记关于“三位一体”农合联帮扶低收入群众增收的实践和思考

長按,識別二維碼,加關注

江西供銷合作社網站:

www.jxcoop.gov.cn

信息報送郵箱:

[email protected]

供銷系統電商平臺

各種有機、特色農產品應有盡有!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立即享有健康、放心農產品!

構建供銷全國一張網,打造農村電商國家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