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沒有光怪陸離的設計,沒有凌厲鋒芒的結構,芬蘭建築師阿爾瓦·阿爾託的建築遠離了喧鬧,走在潮流的邊緣,卻總是讓人感受到親近和自然。

1920年後,阿爾託從不起眼的芬蘭小城起步,一躍成為國際矚目的建築師,主要依靠兩個項目的幫助:一個是帕米歐肺病療養院,一個是維堡圖書館。1927年,他完成了第一座功能主義的建築圖爾庫聖諾瑪特報社辦公大樓,12年後,他設計了瑪麗婭別墅。在這12年間,他已經脫離了現代建築先驅如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等人樹立的建築樣板,開創出獨樹一幟的設計語言。阿爾託的工作令人信服地說明,現代建築唯有剝離了那一層堅硬的理論外殼,才能真正服務於普通人的生活。

瑪利婭別墅於1939年建成,時至今日已是80年過去。這座別墅不僅成為現代主義時期的建築傑作,也是阿爾託一生中最了不起的作品。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麗婭別墅,圖源網絡


瑪麗婭別墅是為建築師朋友古利琛夫婦(Mairea and Harry Gullichsen)建造的。它與小村莊諾瑪庫相距不遠,諾瑪庫在上個世紀是芬蘭最大的工業中心的發源地之一。早期工廠主的鄉間住宅今天仍然矗立在他們的大花園中:最初的建築是早期維多利亞風格的,接下來是“新藝術運動”風格的,而新的建築,依據業主的願望,則是新時代的象徵。

瑪麗婭·古利琛夫人是一位職業畫家,哈里·古利琛是一位工業家,此外還是一位藝術贊助人。瑪麗婭別墅的設計和建造,是一群擁有相似價值取向和人格特點的朋友們,為了共同的目標通力合作,這一切都被這座房子所見證。種種跡象表明,在房屋的設計建造過程中,他們受到彼此靈感的啟發,新念頭和新方法不斷湧現,讓這個建築越來越大膽。最終的結果反映了建築師對業主人格深刻的閱讀:古利琛夫人對現代藝術的狂迷,古利琛對木材工業的投入,在此都有所體現。立體主義的色塊,融進了色彩斑斕的森林意象中。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利婭別墅 攝影:李菁琳/有方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利婭別墅入口 ©lindmanphotography


瑪麗婭別墅坐落於安靜的松樹林間,房間的平面是L形,在帕米歐肺病療養院、阿爾託自宅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手法的運用。

一層是一個大空間,通過可移動的隔斷,可以根據需要將這個大空間分割成許多小空間。最重要的是起居室,這種基於九宮格的連續空間,與密斯的勻質空間和柯布的自由平面均不相同。起居室結構上雖然是連續的空間,但阿爾託通過牆與地板的材料運用,使空間產生複數的運動,打破統一性。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一層起居室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雕塑化的牆角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一層起居室細部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一層起居室 圖源網絡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通往二層的樓梯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大空間被靈活分割成小空間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大空間被靈活分割成小空間 ©lindmanphotography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廚房與餐廳 ©lindmanphotography


對於書房和帶有日本風格的陽光室的設計,阿爾託本想將書房完全打開,但因為男主人希望有一個比較安靜的閱讀空間,所以在內部做了一個隔斷,但上部仍然是透光的。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書房 ©lindmanphotography


阿爾託從安吉利科等人的繪畫中得到的空間流動化認知,比較明顯地體現在了他的實驗裡。他做的柱子,幾乎在空間中全部打散,除了留在在書房中的一根柱子,其他的柱子都是兩三根成組排列,目的是讓視覺不停留在某一點,消解空間的中心性,讓視覺流動起來

頂層的設計、地面的鋪磚、壁爐的裝飾性雕塑等也體現了空間的流動性,通過觸覺撫摸和腳步移動,感知房子裡的每一部分。日本風格的陽光房,也是一種觸覺性認識的體現。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陽光房 圖源網絡


整個平面最終形成U形,森林則形成了第四道牆,創造出一個內部庭院。桑拿浴和游泳池在一層平面上穿過了大的生活空間,桑拿浴一翼為芬蘭杉木,游泳池沒有基礎,由混凝土外殼組成,像一條船漂浮在其下的泥土中。東側的一翼(朝向森林)包含兩個餐廳,其中一個可以在夏天用作陽臺。二層平面是臥室和另外一個起居室。古利琛夫人的工作室則在更高的地方。所有的室內,包括傢俱,都是為這座別墅特別設計的。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利婭別墅平面圖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利婭別墅剖面圖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內庭院 攝影:李菁琳/有方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室外連廊 攝影:李菁琳/有方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桑拿房 攝影:李菁琳/有方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陽光房外 攝影:李菁琳/有方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設計細節 ©lindmanphotography


正如《眼與心》中馬爾尚所說的:“在一片森林中,我有好多次都覺得不是我在注視著森林。有些天,我覺得是那些樹木在注視著我,在對我說話……而我,我在那裡傾聽著……我認為,畫家應該被宇宙穿透,而不能指望穿透宇宙……我期待著從內部被淹沒、被淹埋。我或許是為了湧現出來才畫畫的。”

不是人在參透這個宇宙,而是宇宙在參透人。這也可以用來形容阿爾瓦·阿爾託,特別是瑪麗婭別墅,達到的跟自然之間真正的交流。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瑪利婭別墅:在北歐的森林裡觸摸自然


△ 瑪利婭別墅 攝影:李菁琳/有方

圖文轉自:有方君 行走中的建築學,如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