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 《老记见证》联合报道 资深记者 聂志义
  • 小记者 聂安邦(17岁)摄影报道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strong>

其实,《老记见证》记者一致认为国家制定的黄金周小长假这个“福利”是错误的决定,除了那些能成为了那些圈地收钱的景区的“黄金周”外谁也玩不好,谁也游不好,不是堵车、堵人还堵心,就是人挤、人累、人心碎。后来,聪明的人们就悟到了一个宁在家里喝酒大睡,也不出去赔钱遭罪“补睡小长假”的“真理”。

这不,《老记见证》记者也是为了躲避这人车高峰躲进了高山峡谷去找找被现代都市抛弃的那山、那水和哪里的乡愁。

自从农民流失了土地不得不进城在遭人白眼与城里人抢食吃的时候,家里也就留下了需要照顾尽孝的空巢老人和正需要父母关爱教育的孩子们。可是失去了顶梁柱的家里也就在也没有了欢笑和哼唱,留下的也只有哭泣和叹息!

伴随着柿子红,秋风浓的景物移动,《老记见证》记者的镜头也记录下了那片片归根的落叶和那些等待回归乡土的人们。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刚下高速就在荥阳境内遇到了

这些缺德拦路虎的始作俑者!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他爹,闺女等你回家收秋呢!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看着手机上的堵堵堵的信息,

这位年轻小老汉欣慰的笑了。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别说,一看就知道城里的

年轻小老太太回家“帮农”来了,

很真是个很难得没忘本的家里人,!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其实,有很多城里人

也都是昔日的农村娃呀。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这些年轻后生能回干这农村活

也应该是很不错的孩子了。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本应该是全家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伙计,

如今也只有让这大老爷们自己孤零零煎熬了。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也正如这些几百年的枯燥书,

很多老人也都被孤独的

留在这个遗弃的角落。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在伏羲山的山谷最能

感受到秋高的意境。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看看这丛草荆棘的道路

就知道已经被荒废已久了。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这里也没有了昔日农家

的鸡鸣犬吠牛羊叫。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仿佛还能看到这台阶上经常

听奶奶讲山外面故事情景。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花秋金黄色,落瓣打秋千。

痴痴不离去,花落枝孤单。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人生一世老悲凉,

草木一秋怕枯黄。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最后的依恋。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最后的晚餐在哪里?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今年的收成疑似不是太好。

<strong>


母女也在找寻外面的牵挂。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这就是农村的主流人群。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这也是鲜活的农村画面。


这也是唯一的团结时刻!

摄影 聂安邦(17岁)

<strong>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真正的二人世界。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自己找乐!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辛苦的收获不知道攒多久

才能为孩子买一部“苹果”。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想不通?那就自己想吧!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这些场景不知道会不会让在

都市生活的人们眼眶一热。

<strong>

躲避“十一”走进那些被遗忘的乡愁


《老记见证》小记者早就听爷爷说: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怎么现在都是空空如也?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