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而房價的不斷升高,與其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如說房子是用來投資的。不是人通過買房實現了財務自由,也有人一直猶豫錯過了最佳的購房時機,對於房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和經歷。雖然我國的房價從30年前推廣商品房開始始終處於長期上漲階段,但是不同時期進入是不一樣的,不同時期買房和賣房,區別重大,時機很重要。
最近一段時間,知書的一位高中好友,在我們所在的省會城市有套房子,因為租金不高加上最近生意上缺錢所以想著出售。2017年初的時候有人出120萬,他認為太便宜了所以沒賣,5月份去中介公司掛牌的時候,中介給的建議是掛牌110萬才有可能成交。最終同意了,結果上個周才有客戶看房,來來回回折騰幾次後,最終成交價竟然只有96萬,是的,比去年初高峰時間段整整跌了24萬,但是生意哪邊急缺錢,沒辦法。
其實,知書之前就說過,2017年是罕見的牛市,他那房子本身已經有一段歷史了,雖然周邊配套不錯,不過是十幾年的老小區,綠化車位和物業都一塌糊塗,想賣儘早買,結果是看市場火了,人家買他又不願意賣了。
從去年底樓市開始降溫,隨後開發商陸陸續續跟進,新房價格下降的最為明顯,一方面是開發商急著回款,降價促銷,導致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一方面是價格下跌,剛需購房者觀望情緒加大市場更冷了。
新房市場更好的產品,更低的價格,以及更靈活的貸款政策都吸引這不少的人,相對而言,二手房市場確實冷的不是一點兩點。而且作為開發商銷售的時候開發商還能玩些手段,比如金融和營銷,首付分期等等,但是對於二手房這個完全市場化的市場,壓根沒有競爭力。
再說幾個知書最近了解到的事實,全都是身邊事,雖然沒有涉及到大的政策方針或者樓市解讀,但是都是真事兒。
第一個,是上個月,一個粉絲說自己四年前52萬買的一套房子,最高時期報價一百萬不少人來看過,最近因為家裡碰到了些事情沒辦法急著賣房,最終的成交價格是92萬,據中介說,同小區同戶型的由業主已辦完一點不少,半年了,基本沒人問。
第二個,老家屬於四線城市,但是新區假設比較多,2016年和2017年的時候,棚改貨幣化安置,不少朋友拿到了不少拆遷安置款,沒其他選擇只能買房子了,縣城新區的房價成功的突破了8000元每平,現在大多數新區小區房子70%的賣不出去,沒人租也沒辦法住。
第三個,因為知書住的小區這一片,四五個小區都剛拿到房本三年多,二手房交易火爆,最高峰時期樓下房產中介的店鋪超過了20家,生意火爆,前天去看了看,目前還剩下6家,有兩家屋裡基本沒人,跟其中一個認識的店長聊天,他說他這是個加盟店,最近一個多月只成交了一個單子,準備轉行了,店面正在轉讓。
第四個,2017年的時候曾經陪一個朋友去西三環的一個項目上看房子,當時市場火爆,置業顧問壓根沒有理我,直接告訴我5萬元好處費,保證能選到房子,想要提前內定,8萬。說完就不理我們了。但是今年每個星期都會接到各個項目上的推銷電話,以及短信,只要出了地鐵口就有人往你手裡塞傳單帶你去看房。
是的,我們不能否認市場依然存在,但是房價下跌市場遇冷是不爭的事實,不用討論原因,我們單單就看結果,即使在各方合作的炒作之下房價漲上去了,但是隻要超過了剛需們接盤的能力,房價回調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最終只要你變現,總是需要有人兜底的。
所以,後續的隨著調控的繼續深入,市場環境繼續下行是一種必然,特別是租售同權的逐步推動,包括租賃市場的一步步發展,人才公寓等保障性住房也在大批量的入市,租房市場的租金降低已經是一種必然,隨後房價下跌也是預期之內,當前買房,反倒不如等等再說。
有些人一聽說曾經價值120萬的房,最終只賣了96萬好像虧了,但是你卻不知道隨著市場進一步冷卻,只要你急著變現,也有可能更低的價格也有人賣,真的別笑,有價無市並不是開玩笑。
閱讀更多 小火柴253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