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起“大师”,近百年来你最先会想到谁?

若提起“大师”,近百年来你最先会想到谁?

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有大师?

“民国之后,再无大师”,提到大师,很多人会想到民国,那个年代大师何其多!当然,也有一种观点认为,那个时代的大师,根本不值一提!对此,实不敢苟同。

我更乐于将“大师”视作一种符号,一种象征,而非仅仅是学识,学识不过是大师身上各种珍贵品质的一种体现。就教育而言,我们这个时代的确很难再出大师,因此很多人对大师发出了呼喊。

我也就有了一种想要写“大师”的冲动,可以了解大师生平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走进大师。在这个浮躁功利的年代,我甘愿沉沦,与他们为伍。

若提起“大师”,近百年来你最先会想到谁?

我首先想到的也是民国的大师们,中华五千年,大师太多,反而让人眼花缭乱,无从写起。于是我将目光锁定在近百年,距离我们也不是太远,首先是罗列了一些名字,然后进行了一番简单分类。大师生平,往往跨越清末,民国,甚至新中国,索性将“民国”二字舍去,就称之为大师。

尽管如此,在筛选大师的过程中,还是从时间跨度上大概设定了一个条件:生活经历主要在1912-1932年,当时年龄在20-80岁之间,并且出生在1900年之前。也就是说,出生大概在1852年-1900年,以1872年左右为主,并且经历过1912年。

对于标签分类,我们可以想到很多,比如“清华北大”的校长教授,从1909年通过“庚子赔款”出国留学的学子,还有“赴法”、“赴美”、“赴日”的留学生,参与“新文化”和“五四”的领导者和学生领袖,有“新儒家”、“新法家”、“新史学家”的学者等等。

对于这个时间跨度,以及这些标签,你最先想到的会是谁呢?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你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他的名字,汇总之后,由我来收集整理大师的相关资料,方便大家阅读。

若提起“大师”,近百年来你最先会想到谁?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或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欠缺的,大师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这或许也是我们了解大师的一个目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