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疯狂过后,残局难收。如今的苹果,正面临着面最赖以生存的产品iPhone销量惨淡,市场禁售,股市估值跌破八千亿美金等此起彼伏的利空消息。因此,即便是曾经贵为世界第一市值的苹果,都不得不收起自己广阔的布局,重新规划未来的战略发展。自动驾驶大裁员也是当初膨胀后的一种自己打脸操作。

最近,苹果公司向美国CNBC透露称,承认从自动驾驶汽车项目“Project Titan”中解雇了200名相关员工。苹果公司这一举动,被外界解读为可能是放弃自动驾驶汽车的信号。驾享兄认为,面对自动驾驶这个“深坑”,即便是大如苹果似乎也无力掌控。

初生:6年前将iOS搬进汽车

早在6年前的2013年,苹果就涉足汽车领域了。当时这家公司就深谋远虑地制定了“iOS in the Car”计划,并在次年的日内瓦车展上展出了合作伙伴搭载的CarPlay——一套可以将用户的iOS设备、iOS使用体验,积极与一些汽车品牌合作,开发以汽车仪表盘进行结合的车载系统。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2014年的苹果,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驾享兄了解到,苹果公司卖出2.43亿部iOS设备和1900万部Mac,创造有史以来销量最高,手机产品iPhone 6销量更是达到惊人的1.69亿部,同比2013年销量增长13%,而这款爆红手机也被国内人士熟悉的称为肾6;在金融市场上苹果对自己的股份进行了 7:1分割,并且在股票回购计划上追加了300亿美元(总数有效的提高到900亿)。这种操作使红利增加了8%,让股东及股票持有者欣喜若狂。2014年11月28日当天,苹果股价更是达到118.93美元,可谓财大气粗。在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一片形势大好的背景下,苹果公司开始了自己四处扩张的“不务正业之路”——怒砸30亿美金收购Beats,并秘密组建自动驾驶汽车团队,代号“Project Titan”。

在随后的2015年,苹果公司挖来了特斯拉负责整车研发和制造的高级副总裁道格·菲尔德(Doug Field)、大众汽车集团的首席数字官约翰·琼沃思(Johann Jungwirth)、福特车身结构和冲压专家安德拉·坎贝尔(Aindrea Campbell)、保时捷919技术总监亚历山大·海辛格(Alexander Hitzinger)、特斯拉负责工程研发的副总裁克里斯·波里特(Chris Porritt)等等高管,希望借用这些已经在汽车领域的知名人士,在研发自动驾驶汽车的赛道上实现“赶、齐、超”的三步发展。

起势:从获得许可到定位“AI项目之母”

接着,苹果买下了3个与车相关的顶级域名:apple.car,apple.cars和apple.auto准备作为苹果自动驾驶汽车投放市场后的官方网页,并在2016年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提交了意见,支持当时的自动车辆政策。尽管其公共计划尚不清楚,但该公司一年后,就已经成为加州第30家获得自主测试许可的公司。

苹果公司的自动驾驶项目“Project Titan”相对于Goolge和特斯拉投入是较晚的,却并不意味,苹果公司只愿意留在那些先起步公司的后面做一个陪跑者。2017年6月份,苹果CEO库克首度对外公开苹果公司的无人车战略,同时将无人驾驶技术定位成“AI项目之母”的高度,就足以证明,这家公司已经将“Project Titan”作为发展的重点之一。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苹果公司对于自动驾驶汽车贯彻着自己创新的概念,例如希望研发的汽车可以像飞机的空中加油机一样,可以通过“连接臂”来共享电池系统,亦或让无人驾驶汽车与iPhone、iPad或MacBook等苹果设备同步,当汽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人类接管时,发送警报提醒正在使用这些设备的用户及时接管汽车,还有开发静音车门、没有方向盘和油门的内饰、如何AR/VR设备装备到车内、应用球状轮胎和更为美观的激光雷达测试仪等等。作为一家始终坚持创新和艺术设计的巨头,苹果对于自动驾驶的憧憬非常远大。

除了追求超脱的创新,苹果公司对于无人驾驶的投放力度也是无比巨大,在过去的2018年7月,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指控苹果公司前员工窃取了商业机密的诉讼文件,曝光了苹果公司“Project Titan”项目团队最多可达5000人规模;而到了2018年9月份,苹果的自动驾驶测试车已经超过70台,这一数字仅次于通用汽车的Cruise与Google的Waymo。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但作为一家消费品为主的科技公司,苹果公司因为缺乏制造汽车经验的先天缺陷,在后来的自动驾驶进程中,大部分依然是与传统车企尝试合作。在这一系列试探性接触中,苹果公司获得的结果显然非常不理想——从早先的加拿大的麦格纳公司到之后宝马、奔驰,在此期间还有日本车企日产、英国迈凯伦和国内的比亚迪都有过探讨,均浅尝辄止,并未达成合作。如今,尽管苹果与大众达成协议,共同研发自动驾驶的无人车,但前景依然不被人看好,此番大裁员200人,似乎也印证了其对自身自动驾驶的前景不太如意。

当资金实力、技术优势、研发时间、制造体系等倾其所有后,苹果公司却在“Project Titan”面前,栽了跟头。据国外媒体报道,如今,苹果无人驾驶技术展现给大众的印象更多依旧停留在硬件和设计层面,苹果最为擅长的软件开发、生态构建等还没有任何优势得到充分展现。一个小细节是,2015年苹果斥巨资购买的三个域名也没有启用。相比于谷歌与特斯拉,都已经大面积的投放实验运营、百度的阿波罗系列量产,苹果对于曾经寄予无限希望的自动驾驶汽车产生了犹豫。某些方面,苹果投入了数十亿美金的自动驾驶业务,如今甚至不如百度拥有前景。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对于CEO 库克来说,十多年来第一次不得不在本月早些时候削减公司季度收入目标的时候,自动驾驶汽车的投入转变成盈利的时间太长了。

2018年的iPhone销售一直不景气,新机型iPhoneXR 和iPhoneXs系列库存堆积严重,特别是在中国,iPhone的出货量为1090万台,低于上一年同期1400万台的出货量,同比大跌22%,这是自2017年初以来公司在中国表现最差的季度。在遭遇主营业务持续走低的情况下,苹果与高通的官司又纠缠不清。

苹果自己打脸:“AI项目之母”的自动驾驶,成立6年却裁员达200人


在自动驾驶领域,目前“Project Titan”依旧在运营,但随着这次大裁员,让更多资深观察人士相信,对于自动驾驶这个“深坑”,即便是大如苹果似乎也有被打脸的时候,或力不从心的心悸,难以自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