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之罪》:不僅僅是妓女被男同性戀殺死的獵奇故事

《父之罪》:不僅僅是妓女被男同性戀殺死的獵奇故事
對我來說,一切是星期二才開始的,但事實上,事情的起始遠早於那天。我喝著波本咖啡,心想到底能回到多久以前。在過去的某一點上,這一切或許就註定要發生,但我不知道那點究竟是什麼時候。有那麼一天,理查德·範德普爾碰到溫迪·漢尼福德,這當然可以算是某種轉折點,但也許他們各自的結局早在那天之前就已成定局,他們的碰面只是要促成最終的結果。也許一切要歸源於更早以前——羅伯特·布洛死在朝鮮戰場那天,瑪格麗特·範德普爾在浴缸切開靜脈的時候。也許是夏娃的錯,誰叫她亂吃蘋果,製造麻煩。讓人類得到分辨善惡的知識,以及經常作出錯誤抉擇的能力。

作為一部懸疑推理小說,《父之罪》推理的部分並沒有非常的出彩。並且因為書名的緣故,看到一半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猜到故事的結局了。但它仍然有吸引人繼續讀下去的魅力,或許是因為詼諧幽默的語言,或許是兩個年輕人太過悲慘的命運。

故事其實很簡單。年輕的女孩溫迪因畸形的家庭關係幾乎從未得到過父愛。長大後,渴望父愛的溫迪遊走在各種上了年紀的男人中間,想要從他們那裡得到年長男性的愛與認可作為父愛的替代品。然而,大多數男人都把這種關係看做金錢交易。

男孩理查德成長於一個傳統刻板的家庭,有一個從事神聖職業道貌岸然將基督信仰視為一切的父親,又在幼年時期目睹了母親自殺於浴缸中。理查德幾乎未能從父母親那裡獲得過正常的溫暖的愛,所以他一生都在尋找和索取。

本質單純卻不為世俗所理解的兩個人相遇了,他們彼此依靠互相扶持,度過了一段非常平靜又美好的日子。然而,很快這樣的平靜與美好就被打破了。溫迪慘死,鮮血染滿了床單,再次目睹的理查德崩潰失控被當作兇手抓住,隨後吊死在監獄中。

溫迪與理查德的故事到此為止,我們所看到的故事則由此開始。馬修應女孩繼父的請求調查這個已經不再有未來的可憐姑娘的過去,我們跟隨著馬修的視角抽絲剝繭,真相一點一點慢慢的浮出水面,有關溫迪一生的故事也漸漸呈現在我們眼前。

一切都是父親的錯,每一個父親都不是無辜的。從未見過的生父,刻意疏遠的繼父,最終殺死溫迪的理查德之父,他們都是導致這場悲劇的元兇。

原來童年時缺失的東西、經歷的事、遇到的人竟會對一個人的未來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甚至糾纏至死方能解脫。成為父母,養育一個孩子,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並且最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那麼一點用途的人,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