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忍住不又想罵徐小平這個老忽悠

有人想聽我聊《燃點》這本電影,我為了這句留言,還專門去看了。

但我不想聊這本電影,因為電影拍的,真的.......,算了,不攻擊人家。

我可以聊聊我經歷過的創業。

應該說我的職場經歷裡面大部分都是創業型團隊,我從研二做實習生起,參與的第一家公司就是一個創業企業。

美方的老闆不提,中方的CEO是以前華為工號60號的老員工,那家公司的創始人團隊,就是工號前10的,都來自美國。

比如CEO是001,CTO是002,003是CTO的老婆,004是CEO的老婆,一直往後,011是CEO在華為的前同事,那傢伙曾經在華為工號也是前200,013是他們在國內招聘的第一個工程師。

我的工號是014,他們在國內招聘的第一個實習生。

什麼996,就是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週六天,這種工作時間都很尋常,硬件部門經理經常睡在公司裡,011這傢伙在公司裡搭帳篷,這些都不稀奇。

當然,每家公司如果最後能上市,這些老員工早期的故事都會被翻出來當作傳奇。

你去任何一家已經上市的公司,作為新員工,你都會聽人家給你講老員工們曾經的傳奇故事。

當然這家公司最後沒有上市。他們天使輪拿到了200萬美金,其實在那個年代並不少,但是隻花了一年;第二輪拿了幾千萬美金吧,後來在印度市場也賣出去一些產品,在我走後,又撐了5,6年倒閉了。

那麼我第二家公司也是創業公司,只是我進入的時間比較晚了。我進入的時候,他們已經創業第9年了。

當時的局面非常好,一百多號人,年純利3個多億。這個很好了,要知道連續3年利潤2000萬就夠上市的門檻了。

但是很遺憾,後來出了點上層的問題,就是得罪了上頭,以至於他們上不了市,結果搞到銷售額腰斬,團隊紛紛出走,一度低迷了很久。很多年後,他們上了新三板。呵呵。

那麼我第三次是和幾個人一同創業,公司做到第四年的時候,被收購了,我也就是在那一年之後的幾個月內離職了。在我離職後,收購我們的集團又把它運營了一年,然後關門了。

第三次的身份和前兩次,是不一樣的。所以嚴格來講,只有第三次,才叫深度的創業。

應該說所有的創業故事,無論它聽起來多燃,它都得是有背景的。

這是一句大實話。

你非要跟我說,你就是很燃,很燃,然後想要成功,這個其實挺扯淡。燒鍋爐的比你燃的多,人家天天燃,也沒見燃上市。

很多人對背景這個詞的理解有誤區,這是因為網民普遍年輕。對於未成年人來說,背景往往會被理解成你爸媽。

但是對於成年人來說,背景就是指你自己。

你不能光有燃點,你還得有燃料,你不能光有夢想,你還得有實力。

你自己的學歷,你自己的履歷,你的朋友,你的做過的事情,這都是你的背景。

比如我們第一家公司,我們的老闆還是蠻有背景的,華為工號那麼前,意味著什麼,業內都知道。

這就表示你很容易拉到投資,就算再拉不到,你去找找前同事,80年代就進華為的那批老同事,老哥們,大都完成小目標了。

大家一起幫你湊個份子錢,也能讓你撐幾年。

更何況,大家在業內都還有點影響,給你個不大不小的訂單,給你個機會,總還是可以的。

當然,讀者千萬不要以為我第一個老闆只是運氣,華為工號那麼前,其實每個前提之前仍然有前提的前提,比如他幾十年前就是南大少年班,全球計算機大賽亞洲第一名,軟件大師,華為副總裁......

而第二次我所在的那個創業的公司,它的背景其實更深厚。它的董事裡面遍佈著曾經教過我的教授們。

它的背景就是我曾經就讀的那所TOP5的名校,這個後面有無數國家基金可以申請,有很多資源可以調動。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

所以說白了,它號稱金身不死。即便再大的問題,它只要收縮團隊,單靠國家的基金,也能活下去。

畢竟,這麼多人才聚在一起,國家就算為了養人,就算為了科研事業,也不會放任它倒閉。

至於第三次,我們創業的時候。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我們的董事長本人就是行業領袖。

當然,他下面有很多公司,我們只是其中一家。但這就是起點。他可以沒空親自操盤,但你必須讓他來當這個頭,只有掛在他的旗幟下,才可能在業內叫天天應,喚地地靈。

我們的CEO是外聘的,也是曾經其它著名外企中國區的總裁,我們的常務副總,我曾經介紹過,其它副總們也都是有業內資深經驗的。

即使我們招基層,也都是從類似華為這種地方挖人家的骨幹,準中層這種。

但你不要以為有了這些就能夠成事,我給你聊的這三個案例,嚴格來講,統統是失敗的。

我曾經有個下屬,以前是華為的海外銷售,跑過三、五十個國家,他跟我說過一句話,我認為很對,拿來分享。

他說:創業需要一貧如洗,胸懷大志。

他對我們團隊最大的感慨,就是上面那句話。

在他看來,我們具備了其它所有要素,有一杆足夠大的旗幟,方向很正確,而且是風口;所有操盤的高管都是業內資深,擁有大量人脈;有風投隨時給錢;還有龍頭企業參股,幫你宣傳,但是不影響你決策。

而且我們是先把產品做好了,才成立的公司。公司剛成立,就立刻拿下天價的軟件訂單,要知道純軟件在國內沒有賣過那個價,我們是第一家,至今也沒人破紀錄。

但很遺憾,並沒有上市,而且實際上從來也沒有盈利。

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前同事的那句話。

胸懷大志大家都能理解,但是一貧如洗,就沒人能理解了。

一貧如洗的意思是,你到底有沒有退路,你是不是all in了。

你要是沒有退路,這事成了,你飛黃騰達,這事敗了,債主圍城,你找個天台準備跳。

可我們反過來想,如果這事成了,你錦上添花,這事敗了,你瀟瀟灑灑。

那你的心態是不一樣的。

他看出的問題,就是當年我們團隊最大的危機。

我記得我們的財務曾經說過一句話,她說:“咱們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老闆到底是誰。“

能理解這意思麼?

沒老闆的意思就是沒有人真的離不開這家公司。

對董事長來說,這小攤子就不是事兒。他一生夠成功了,他盤子大的很。他當初肯掛帥,只是因為看著創始團隊裡有幾個人曾經鞍前馬後跟了他許多年的老弟兄。人家是看在情分上來給你助陣的,就是把旗幟借給你用用。並不表示他真的有功夫全身心的投入進來,陪你一起打這場仗。

至於CEO,他本來就是壓艙石。因為真正操盤的都是70後,我還是裡面唯一的80後。需要一個60後來撐場面,必要時去見一些和他年齡對等的客戶,以及踩踩剎車。事實上,CEO就是本著打醬油,看場子的心態來的。

那剩下呢,只剩三個70後,和我這個80後。

我們也沒有人是離了公司就得完蛋的,公司隨時關,我們隨時可以高就。

比如我,我曾經聊過,在那段創業的日子裡,我的投資早已變成了主要收入來源。說白了,成功了,可以早點退休,失敗了,可以更早退休。

那這個事情就沒有人來兜底,因為誰都不真的很care。

這就是電影裡最勵志的那句名言最鼓舞人的地方。

一個泥腿子改變命運的動力,遠比一個富五代保持家業的動力要大。

但是,你同時也要注意。這句充滿激情的話沒有告訴你概率。

一千個泥腿子,只有一個能改變命運,而十個富五代,就有一個能夠保持家業。

電影裡演的都是行業方向不明確的情況下,靠先發優勢去創業。沒有技術,沒有資金,也沒有方向,賭的是運氣。

可我上述給你談的那三個創業團隊,全都是技術或者市場壁壘型的。

比如第一家公司,能做那個產品的,全球只有兩家,另一家在以色列。

比如第二家公司,他們曾是做標準的,當年的競爭對手就是清華。

而我們自己創業的時候,競爭對手只有一個,他們的金主爸爸,是百度。所以其實我們團隊最多能起到5%的作用,真正決定勝負的,是我們的金主爸爸,和他們的金主爸爸之間的較量。

所以在一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的領域裡去創業,你不拼出身是不可能的。這畢竟不是賣個肉夾饃,說個脫口秀那種事兒。

我們看一個故事就知道。

這個故事叫做《西遊記》。

唐僧的前世是金蟬子,如來佛二弟子,這一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三個徒弟是齊天大聖,天蓬元帥,捲簾大將,騎個馬都是西海龍王三太子,拿個討飯的缽盂都是御賜紫金的。

而且一路上叫天天應,喚地地靈,這樣一支團隊,尚且遇到九九八十一難。

這很正常。

但你要注意到,他們還真的是"一貧如洗"。

這個一貧如洗不是說他們沒資源,而是說他們沒退路。

唐僧自不必說,他回去沒法給唐王交代;

悟空回去只能繼續壓在五行山下;

沙僧回去只能在流沙河下面繼續受萬箭穿心之苦。

只有八戒,成天鬧著散夥分行李,就是因為他有退路,他巴不得回高老莊好去見他的高翠蘭......

所以,創業是個很糾結的話題。

你一旦資源甚多,你很難被逼到沒有退路的絕境;而你沒有資源呢,你幾乎沒法開仗。

因為創業就是打仗,打仗就是燒錢。

所以我們說:

人要做成任何事,都需要太多的機緣巧合。而絕不僅僅是點燃你的激情。

我說話很實在,可能不中聽。電影可以拍的很燃,比如那個徐小平,又在忽悠年輕人,說,要勇敢的去追夢。不管你想沒想清楚到底要創啥,先創了再說。

這其實跟一隻狐狸躲在懸崖底下,忽悠一群不會飛的雞去跳懸崖。狐狸非要說雞可以在下落的過程裡學會飛翔,但是它並沒有告訴你,它就是吃這口飯的。

我們曾經在歷史文章

羅振宇和權健是一樣的麼?

裡面聊過。

2017年的12月19號,芝加哥交易所開通比特幣期貨交易,賣幣的市商們為了應對套期,會集中做空,從而形成戰略做空的歷史高點。

我以為這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但你以為人盡皆知的事情,往往千分之999,都不知道。

而徐大佬,在一個月後,在2018年的1月份還在發微博忽悠韭菜們去做多,結果他自己割的盆滿缽滿的離開。

由此可見人世間最大的不平等就是信息不對稱,認知不對稱。

所以很多時候,好聽的,激動人心的話,不一定就有益,難聽的,質樸的話,往往能救人。

我們這篇文章,很坦誠的告訴你:

一個應屆生,沒有行業背景,兩眼一抹黑的去創業。好處是你真的沒有退路,想不燃都難,壞處是你真的是蒙著雙眼上的戰場。

同樣,如果你們團隊背景非常深厚,擁有核心技術或者市場資源或者資金支持,那同時也會意味著,你們沒有那麼強的非贏不可的動力。

任何事,都有兩面。沒有絕對的利弊。

當然,這本電影也不是一無可取之處,就憑羅永浩的一句話,它就值倆小時了。

羅永浩說:我太太不是我的粉絲,她是我的偶像。

我們說,一個男人,這輩子過得好不好,通常不取決於他創業是否成功,而是取決於他和他太太的關係。

所以,拍太太的馬屁是多麼的重要,這才是本文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