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神探狄仁杰》里的这个火折子应该是假的,明显是气体在燃烧。

我们经常看古装剧,里面的古人生火照明、或做饭时,会拿出一个叫火折子的玩意,吹一下,火就燃起来了。

小时候,我们都很纳闷,这东西是怎么生出火来的呢?如今长大了,恐怖很多人也还不知道。

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讲一讲老祖宗生活用的这“火折子”吧。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火折子”诞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北齐

南北朝时期,战乱横生,出门在外打仗的军队,条件艰苦,常常会面临无法生火的难题。

据传,北齐时期有一宫女,发明出了“火折子”,可以让人随身携带,到做饭时,就拿出来生火,方便了打仗在外的军队和出门在外的人。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当时的火折子,其实很简单,就是有纸卷起来,然后塞入竹筒内,点燃,再把竹筒用塞子塞住,但会留有小孔,让纸卷在竹筒内不充分燃烧。需要火的时候,拔出塞子就能生火了。这种火折子就像现代人祭拜时用的“香”一样。他的缺点就是,纸卷容易烧完,所以得时不时的更新。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后来,古人更新了火折子技术。他们把红薯放入水中浸泡化脓,然后取出来捶打,然后加入棉花或干草,再捶打,晒干,接着加一些硝、硫磺等易燃物,有的甚至还会加入香料,最后把这种物质做成绳子一样,点燃放入竹筒内,然后将竹筒塞住。到需要用火时,拔出塞子,吹一下或摇晃一下,就能生出火来。这种火折子,制作工艺复杂,一般只有皇家或达官贵人家庭才会使用。平民百姓家,还是用纸做的火折子。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在火折子诞生之前,古人会用火石和火镰生火

我们都知道,古人会使用钻木取火的方式生火。

但钻木取火的方式,非常的累人,是远古时期的人们才会使用的。

那么在火折子诞生之前,古人是怎么生火的呢?

很简单,同样是采用摩擦生火的原理。人们会用一些石头进行敲击摩擦,碰出火星子溅到非常干燥的草料之上,火就生出来了。这种石头,人们称之为火石。

当然,石头也不是唯一的工具,还有铁块,让石头跟铁块撞击摩擦也可以生火。这种铁块,人们就称之为火镰子。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所以,在火折子诞生之前,人们生火的用的工具就是火石和火镰子。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火柴传入我国之后,火折子开始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火折子在元代的时候,被传入西方,据传是马可波罗带回去的,当然这一点不可考证,我更愿意相信,是蒙古军队西征时,将这一发明带去了西方。

火折子传入西方后,被广为使用。然后,英国人最早根据其原理发明出了火柴。

但最早的火柴,非常容易自燃,而且又含有很大的毒性。所以使用起来也不太方便。后来,瑞典人改良了火柴,真正安全的火柴才诞生了。

清朝末年,火柴传入中国,中国人称之为“洋火”。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现代,人们取火一般会用打火机。但是火柴也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很多地方都在用火柴,而且很多人吸烟也更喜欢用火柴,而不是用打火机。因为他们对火柴有一种谜一般的青睐。

现在,路边有些派发某某医院广告的大妈,她们送给人的,就是一盒小小的火柴。不知道有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古代的火折子,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种小火柴广告,你们见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