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在全場近2000人有節奏的掌聲中,65歲的凱文凱利(Kevin Kelly)穩步走上行動教育第一屆企業家校長節的演講臺。

作為網絡文化的發言人和觀察者,凱文凱利以其對於技術發展的深刻洞見而備受讚譽。在9月9日這場名為“預判:贏在下一個十年”的分享中,凱文凱利從形成、認知、屏讀、流動、重混、過濾、互動、使用、分享、提問、墊付、啟程等十二個令人腦洞大開的方面,闡述了未來25年最有可能的發展趨勢。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從上午9時開始,在持續三個多小時的分享中,凱文凱利每拋出一個關鍵詞,都引得現場聽眾競相舉起手中的智能手機拍照,為他“屏讀”的預言提供了恰如其分的現場註腳。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每當凱文凱利在分享中陷入思考,不由自主微微仰頭的時候,他的鏡片都能反射出會場頂棚一大片水晶燈的光亮,彷彿那是他自帶的光芒。

分享結束並在簡單用過午餐之後,凱文凱利接受了我們的獨家專訪。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影響未來25年的產品迄今尚未出現

在1994年出版的《失控》、2010年出版的《技術想要什麼》等多本著作中,凱文凱利對於互聯網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提出了很多有價值的洞見。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網絡社區、網絡經濟等概念,KK早在1994年便已提出。在這個堪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盛世,KK當時預言的社會組織的去中心化,非常明確地體現在互聯網世界中,“互聯網為整個社會組織的去中心化,既提供了某種技術手段,又成為由此導致的必然結果。”

去中心化是互聯網的一個重要職能,那麼互聯網發展的下一個趨勢是什麼,還會出現一個或者多個新的中心點嗎?“我覺得去中心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接下來就是互聯網規模的變化。”KK說,“我們已經實現了人的互聯,接下來所有的機器設備也會聯繫起來,這將是億級千億級萬億級的量級。未來,互聯網會變成一種存在,而不是某個地點;會變成一種形態,而不是某個去處。”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互聯網新的發展趨勢,於當今中國社會數以萬計的創業者而言,既意味著某種不可預知的風險,卻也同時提供了更多數不勝數的機遇。“互聯網規模的轉變,會帶來無數機遇。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和地區,像中國這樣擁有如此巨大的規模,十幾億人口的市場,其潛力可想而知。中國的創業者應該立足這個市場,提供多樣化的產品。”KK強調,他無法預測某個具體的產品,但從趨勢而言,他非常看好將人工智能應用於某一領域的創業機會,這樣的機會數不勝數。

當今的互聯網世界,少數獨角獸公司已經進入幾乎每一個領域,眾多小而美的創業公司幾乎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未來,他們是會和諧共存,還是會大魚吃小魚、小微公司不可避免成為獨角獸公司的某條業務分支?KK的答案是共存。“小微企業是獨角獸企業存在的基礎,獨角獸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小企業也會成長為中型企業,最終企業會變得越來越多。”這將直接導致每個人扮演的社會角色的多樣化,“以前,我們一輩子可能只會服務於一家企業;如今,我們每個人都至少服務過幾家企業。現在在很多地方,比如硅谷,你跟某人交換名片,他拿出的名片可能不止一張,因為他也許正同時服務於不同的企業。”

越來越多的企業,是不是意味著留著創業者的機會越來越少?很多創業者往往在環視一圈之後,發出創業無門的感慨。在KK看來,這遠非事情的本來面目。“就像我們25年之前,不會預料到25年後的今天會是這樣一幅光景。同樣的道理,25年之後再回過頭來看今天,你會覺得如今這個世界,創業的機會遍地叢生。”KK以非常決絕的口氣表示,“影響未來25年的產品,迄今尚未出現。如果要創業,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向人工智能灌輸價值觀

KK看好的創業機會中,人工智能的場景化應用最受推崇。但實際上,人工智能本身正引起越來越大的爭議,即便在全球最大的社交平臺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和引領未來科技的Tesla、Space X的創始人馬斯克這樣的頂級意見領袖中,也存在截然相反的觀點。從KK過往的作品和論斷中,可以明顯看到他對於技術、對於人工智能的推崇。他甚至在2010年就提出過“人類目前已定義的生命形態包括植物、動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細菌、真細菌,而技術應是之後的新一種生命形態”這樣的論斷。即便如此,KK也斷然否認未來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類,“不會,絕對不會。”

但KK同時認為,人工智能“是人類的孩子”,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向機器灌輸價值觀。“這樣的事情其實已經在發生了。像無人駕駛汽車、像AI智能投顧、像智能機器人判斷某個腫瘤是不是癌症等等,這都是人工智能在幫助人類做決策。更具體來說,在無人駕駛汽車中,如果要發生撞車事故了,這一瞬間它要決定最優先考慮的是乘客的安全還是行人的安全,這個就要提前替它想好,某種意義上,這就是一個事關倫理的決定。”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技術發展,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越來越多的便利。但隨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人們對於技術導致的焦慮,也越來越無法承受。哈佛大學生物學家E•O•威爾遜有一句話恰如其分道出了這個時代的人類困境,“人類的真正問題是:我們有著舊石器時代的情感,中世紀的組織機構和上帝般的先進技術。”那麼,人類是否真的因為技術發展而愈加焦慮,又如何破局?KK認為,要解決這樣的問題,需要有很強的歷史眼光和科學依據。“如果我們不只是看故事,而是從學術方面的依據和歷史方面的論據來看的話,就會發現,目前這個時代是人類幸福感最高的時期,人們更加健康長壽,人類的福祉也在提升。我認為技術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過去兩三百年如此,未來依然如此。”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KK之問”獨家回答

組織這次分享的行動教育,是一家以“讓實效教育改變世界”為使命,致力於打造“企業家的實效商學院”的中國企業家實效教育品牌。來自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近2000名企業家,參加了為期兩天的第一屆企業家校長節。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對話凱文凱利:人工智能永無可能取代人類,三問中國企業家

針對KK的分享,企業家們提出了不同的問題——這也正是KK認為人工智能無法取代人類的一個重要原因:人工智能可以為任何問題提供答案,而好的問題,只可能由人提出。

KK由此得出的論斷是,“好的問題比好的答案更重要”。機靈的現場主持人順勢把握了KK的邏輯,邀請他向與會企業家提了三個問題,這三個問題,堪稱“KK之問”:

第一個問題:除了金錢之外,是什麼驅使你忘我地投入工作?

第二個問題:會有什麼事情讓你思考時感到害怕,以至於半夜驚醒?

第三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張單程票,要麼通往未來,要麼通往過去,你會選擇去哪裡?打算何時啟程?

古希臘哲學家曾提出過關於人類的三個終極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裡來,你到哪裡去。KK拋出來的三個問題,是關於企業家的三個終極問題。

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KK之問”,相信每個企業家都會給出自己的答案。那麼,KK自己的答案是什麼?

凱文凱利對我們獨家透露了他的答案:

  • 除了金錢,驅使他每天努力工作的,是讓更多人知道自己有更多發揮自己才華的可能性。

  • 經常讓他半夜驚醒的,是有可能發生的人工智能的武器化以及防不勝防的網絡衝突。

  • 如果有一張單程票,他願意選擇去往500年之後的未來,如果走得再遠,他怕自己很難適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