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大年初二!回孃家,祭財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今天是農曆正月初二

按照民間的習俗

今天是“回孃家”的日子

大年初二:為什麼要回孃家?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製圖:徐湛

回孃家,又稱“走孃家”

是一種很有特色的民間習俗

在正月初二這一天

出嫁的女兒要回孃家

而且要與丈夫同行

所以這一天又稱為

“迎婿日”或者“姑爺節”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民間認為

出嫁的女兒在大年初一這天不能回門

回門會把孃家吃窮

只有在初二以後才能回孃家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有一句民諺這樣說:

“正月初二路上看,盡是小生和小旦”

說的就是大年初二這一天

滿大街都是提著禮物

準備隨妻子回孃家的男子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女之夫曰婿,妻謂夫亦曰婿。

——《康熙字典》

在這一天

女婿要給岳父、岳母拜年

女婿盡一份孝心

也是中國人和諧家庭觀的體現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在舊時代

有一種觀念叫: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

因而

大年初二回孃家

正是出嫁女兒對父母表達孝心的時刻

其實

哪個女兒不想娘

嫁得越遠

越期盼過年回家看看

濃濃的親情

不會因為距離而疏遠

更因為春節期間的相聚

變得更加厚重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有句俗話說:

“一個姑爺半個兒”

大年初二這一天

“姑爺們”也是個個精神抖擻

帶上禮物去看望岳父岳母

正是“半個兒”見“親孃”的好機會

因而

大年初二回孃家

也正是“姑爺們”

對岳父岳母表達關愛的時刻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現如今

過年回誰家

成了已婚男女每年都要面臨的“選擇題”

也有些人因為意見不統一而鬧彆扭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過年回誰的“孃家”?

很多人已經用行動給出了答案:

有人選擇輪換著過年

有人帶著雙方父母一起出遊

也有人把雙方父母接到一起過年

原本的“兩家人”

變成了一家人

增進了感情

也溫柔了歲月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帶上笑容 帶上祝願

陪同愛人 常回家看看

由於平日工作繁忙

子女們整日在外奔波

春節期間回到“孃家”

為大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團圓機會

敘敘舊,話話家常

讓親情可以更加濃烈

也讓愛能夠有處安放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這一天還有哪些習俗?

【吃“開年飯”】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正月初二這天的中午飯稱“開年飯”

菜式多樣

皆取吉祥之意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祭財神】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在北方

正月初二還有“祭財神”的習俗

這天中午

還要吃上一碗餛飩

俗稱“元寶湯”

祈望新的一年生活更加富足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最後再為廣大已婚男同胞

送上幾個見岳父岳母的小提醒

嘴要甜,手勤快

愛心禮物別忘帶

少吃肉,多吃菜

顯得紳士又可愛

「民俗」大年初二!回娘家,祭财神

審核:崇信縣網信辦/秦 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