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那麼多公司去香港上市?

上市提速在內地沒有看到,大量中國的新經濟公司去香港上市,今年香港成了IPO全球第一的資本市場,跟深滬兩市的表現呈現戲劇化的反差。這說明中國內地的證券交易制度已經到了必須改革的時刻,制度極大地妨礙了中國優秀公司進行資本化運作的可能性。

為啥那麼多公司去香港上市?

2018年7月9日,小米公司正式在香港上市,每股定在了17港元,淨籌資279億港元。共收到了10.35億認購的申請。相當於超額認購了9.5倍。其中,包含馬雲,馬化騰,李嘉誠等商業界的大佬,還是以個人的名義認購的。

聽說,其實很多的內地公司更希望在國內上市,但是,政研會有些條件很嚴格,比如,你的公司要上市,必須是同股同權。什麼是同股同權呢?就是一股一票,如果你有很多個股東,那麼這個可能幾個股東的票數加起來和你創始人手中的一票是一樣的,這在中國就不能上市了。

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在內地上市,那隻能去咱們最近的香港了,在香港上市也是有好處的。首先是國際範,再怎麼說,香港也是世界的金融中心,全球各個國家都在香港搞投資,什麼顏色的貨幣你見不到呢?在這裡上市,是不是更容易吸引到外資。

然後就是身價了,有些公司,在內地的身價並不高,可是到了香港就不一樣了。還有就是條件寬鬆,香港對上市公司的要求沒有那麼苛刻,對某些行業的盈利要求也沒有國內那麼高。

為啥那麼多公司去香港上市?

咱們現在都在使用的QQ,騰訊公司,聽說也是在香港上市的。不光是公司上市,還有很多人跑去香港註冊公司,然後說自己的總部在香港,感覺好像自己多麼高大上一樣。雖然說,有的小公司也沒有騙錢的性質,但是,讓那些應聘的員工,或者說有經濟往來的顧客來說,這樣做,並沒有多大意思,難道你要給別人說,你去香港註冊公司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嗎?話說,現在國內註冊公司可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甭管在哪註冊公司還是在哪上市,還是要為老百姓辦事。就算你跑去美國註冊公司又能怎麼樣?曾經電視上專門報道了相關新聞,註冊個香港公司,然後賣什麼保健品的,後來還不是被查封了。

為啥那麼多公司去香港上市?

從2018年上半年開始,內地企業去香港市場上市的節奏在加快,其中,新經濟公司佔據很大比例。而新經濟公司因為所處的行業,其聲譽風險往往為市場所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擬赴港上市企業出現負面問題,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另一方面要看,發生的不符合法律法規的問題是否涉及核心業務,是否存在系統性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