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極“致病”疑雲

无限极“致病”疑云

无限极“致病”疑云

權健之後,又一家大型保健品集團惹上麻煩。1月17日,針對公司產品疑致幼童心肌損害一事,無限極相關負責人回應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存在一定的管理失察,已責成誇大宣傳行為的個別經銷商對消費者進行補償。無限極稱,已申請陝西省相關部門介入,對公司的產品進行抽檢。

業內人士指出,“銷售人員為了自身利益可能大量銷售產品,當無限極產品被多種組合並大量服用後,消費者因個體差異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在國家嚴控保健品發展的當下,此次事件的最終裁決或將會直接影響無限極母公司的業務佈局”。

“保健”卻“病變”

幾天前,一位今日頭條認證為“幼童疑因無限極致心肌損害事件當事人田淑平”的網友曝出,自己3歲女兒被診斷為“幽門螺桿菌感染”後,在陝西當地一位“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的推薦下,每日大量服用無限極8種產品,後被多家醫院診斷為心肌損害等病症。

根據文章內容,當孩子出現眼睛充血、出汗較多以及頭髮枯黃失去光澤等現象時,“無限極指導老師樊樂”仍堅持讓田淑平不要帶孩子去醫院而是繼續服用無限極的產品,並稱上述現象為調理以及排毒引起的正常反應。

田淑平在網文中指出,自己女兒在服用無限極保健品前,抽血微量元素檢查化驗單中的鈣與血常規均處於正常範圍內,服用後孩子的血常規全部不正常。田淑平稱,經商洛、西安、北京等各大醫院診治後,孩子被診斷為因藥物蓄積、濫用藥物而導致的佝僂病,乾眼症,眼壓高、肝損害,心肌損害,低血糖等。

无限极“致病”疑云

無限極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1月16日下午四時許,公司關注到了有關媒體對陝西田女士投訴無限極的報道,公司總部立即成立專項小組,連夜派人從廣州飛往西安,與陝西分公司負責人一起責成並督促經銷商樊某,約見田女士及其委託的第三方見面。見面期間,樊某和公司代表表明了來意,樊某表示賠禮並鞠躬道歉。溝通從1月17日凌晨開始到5:30,因補償問題有分歧,雙方暫時中止了會話,並繼續保持溝通。

無限極相關負責人稱,此次事件是經銷商在推銷產品時存在誇大宣傳的行為,不能代表公司產品有問題。“公司已督促並責成經銷商從維護消費者權益的角度給予消費者補償。同時,公司正向陝西省藥監局及相關部門彙報情況,聯繫相關部門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測鑑定,並對田女士女兒的身體健康進行全面檢查。”

罪在管理漏洞?

依靠海量門店擴張和較多直銷人員讓無限極成功躍居為直銷企業排行榜首位,而此前的過度擴張也為無限極埋下隱患。無限極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公司經銷商的體量大,准入門檻較低,作為與公司合作的經銷商,樊樂事件是客觀存在的,公司也願意承擔對經銷商管理失察的責任。

資料顯示,無限極在中國內地設立了30家分公司、30家服務中心,並擁有超過7000家專賣店。從2012年直銷排名第三位,到如今最新排行榜首位,海量的門店給無限極帶來了豐厚業績。2018年,無限極銷售額達249億元。無限極方面曾表示,壯大企業必須要靠鋪設連鎖店實現多方盈利。

不過,公司體量的日益增大也讓監管失察有了可趁之機。根據公開報道,在2017年無限極與張永亮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一案中,無限極銷售人員在推薦產品時未能實事求是地介紹產品,存在誇大產品效果、提出與專業知識不相符的指導意見等問題,無限極被判定未能對銷售人員嚴加管理,存在一定的過錯。

无限极“致病”疑云

在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看來,無限極的產品能拿到國家的相關認證說明公司的單一產品沒有問題,而此次事件的關鍵點在於指導老師是否具備專業性,“指導老師是以利潤為導向還是以消費者的健康為導向很重要,當八種產品組合在一起被消費者大量服用,是否會產生負面反應不得而知。此外,每個消費者的體質不同,這都對指導老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從直銷企業商業模式來說,企業對於直銷員的管控,很難做到完美。經銷商的准入門檻較低,為了經濟利益,經銷商肯定希望銷售更多的產品。不過,功能、適應症以及使用劑量在產品上都有明確要求,消費者在選購及使用時要多加留意。

對此,無限極相關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公司一直將遵循國家的相關法律政策作為立身之本,明令禁止經銷商對公司產品進行誇大或虛假宣傳。但這次事件暴露出來的問題說明公司對經銷商的管理措施不力,對消費者關懷不夠。“公司深感慚愧,並向田女士及其女兒誠懇道歉。公司將以此為契機,深刻反省,在全國範圍內,認真整改在經銷商管理中存在的相關問題”。

撞上整改風暴

隨著國家對保健品企業的監管力度日益趨嚴以及事件的不斷升溫,被推至風口浪尖的無限極母公司業務走向也受到了業內關注。1月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以及民政部等13個部委共同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食品(保健食品)以及聲稱具有“保健”功效的服務等為整頓的重點。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商務部將嚴格直銷准入,暫停暫停直銷經營許可審批,暫停產品和網點備案。同時,深入開展摸底排查。

无限极“致病”疑云

隨後,無限極在官網發佈聲明稱將積極擁護主動配合“百日行動”。根據1月12日官網發佈的聲明,無限極(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黃健龍先生宣讀了公司響應“百日行動”的具體措施,重點強調了《關於進一步規範業務夥伴行為的通知 2.0》,要求各分公司、服務中心、專賣店、工作室和業務夥伴全面展開誠信經營、規範運作專項大檢查。

據瞭解,無限極是李錦記健康產品集團旗下成員,主要從事中草藥健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作為無限極的母公司,李錦記以調味醬料產品蜚聲海內外。此外,李錦記還利用品牌知名度展開品牌延伸,向地產、餐飲、健康食品和運輸等業務拓展,以增大公司的市場“蛋糕”。

針對政策的趨嚴是否會影響無限極母公司的業務佈局,上述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表示,從短期來看,公眾對這一類產品的信心降低,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無限極的銷售業績。但大健康產業作為朝陽產業,李錦記未來應該不會收窄大健康領域的業務佈局。

該不願具名分析人士進一步指出,無限極的業務發展走向取決於此次事件的最終結果。“在國家嚴查保健品企業的當下,此次事件的出現處於敏感期。未來李錦記是否收窄無限極的業務要看此次產品抽檢結果以及無限極產品是否直接導致幼童出現心肌損害。若事件性質較為嚴重,無限極在政策方面將會面臨極大的挑戰”。

針對公司未來大健康業務走向等問題,無限極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不會收窄這部分業務,“我們會繼續按照國家”健康中國”戰略,弘揚中華優秀的養生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