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老班章被代言,普洱茶誠信被拷問


老班章茶農被代言,與某自媒體踢爆的臺灣呂姓茶商百年巖茶造假、下關集團副總50年代材料造假等等事件,讓普洱茶行業集體陷入造假風波。事件雖在跟蹤質證階段,但是,足以讓業界難堪。

之前的歲月,僅僅是港臺人士出版書籍的文化造假,而如今,不僅僅是銷區,連產區也被動帶入,讓人不禁發問,這難道只是某個企業的問題?從鄧時海《普洱茶》一書出版開始,普洱茶行業就與造假如影隨形。這不是一個企業、一個人的事情,這是一個行業的縮影。

這反映了兩個事實,第一個是年份的斷代很複雜,文化可以造假,包裝、湯色、葉底則不在話下。另一個是古樹茶的認定同樣複雜。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大部分場景下,古樹茶概念成了一個偽命題。從葉底、葉形、湯色、口感去辨別都可能出現誤差,這讓行業發出一個疑問:古樹茶真的很重要嗎?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3


三顆老班章茶樹賣一百萬,普洱茶個性化市場已然形成


20018年7月20日,上海茶商楊培成先生與老班章茶農楊林中籤訂三顆單株合同,每公斤鮮葉高達2萬元,以4.3公斤鮮葉做一公斤幹茶計算,每公斤幹茶合計8.6萬元,以當年鮮葉重量計算,三顆茶樹收購價可以高達上百萬。

這一邊,市場在拼命萎縮,這一邊,高端茶葉的價格在不斷推高,市場好像是一個矛盾體。

其實不矛盾。市場是由眾多的因子構成,個性化是其中一項,個性化成為風尚也可能成為主流,單株茶現象就是個性化的一個表現。個性和大眾,從來就不矛盾,從來就是兩個市場。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茶農:楊林中,老班章村153號。
2018年“單株最大樹”春茶採摘數量明細:
老班章153號《石頭鍋》古茶園
編號:A1
品種:大葉種
樹高:6.82米
樹圍:1.66米
樹冠:6米
樹齡:百年以上
採摘鮮葉:9.6公斤
製成幹毛茶:2.34公斤
老班章153號《子幹養》古茶園
編號:A2
品種:大葉種
樹高:5.6米
樹圍:1.44米
樹冠:7.5米
樹齡:百年以上
採摘鮮葉:13公斤
製成幹毛茶:3.3公斤
老班章153號《老博養瑪》古茶園
編號:A3
品種:大葉種
樹高:6.8米
樹圍:1.23米
樹冠:6.5米
樹齡:百年以上
採摘鮮葉:8公斤

製成幹毛茶:1.809公斤

4

勐海大建廠與勐海大拆廠釋放的信號


易武是玩家的天堂,易武從古鎮到寨子,密佈各種各樣的小茶企、茶商、玩家品牌,易武茶也被細分為各種微小的山頭茶,這種趨勢如今在向古六山的其他幾個山發展。從趨勢來看,易武這種個性化發展的方向越來越明顯,難以產生較大的品牌,而易產生個性化的分眾品牌,強行拉昇的所謂大品牌形象,在玩家面前也馬上顯露敗相。

與易武不同,如今的勐海已經成為普洱茶最大的加工集散地,全省的毛茶都拉至於勐海銷售,毛茶的定價權也掌握在勐海。從毛茶販運、初制到精製,勐海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其他區域再想奪取這種控制權都是難上加難。

正因為這種產業鏈的完整,上半年勐海各種大大小小的加工廠逆市場潮流而動,湖南籍茶商幾乎全線從初製茶廠轉為精製茶廠。然而,臨近年末,勐海開始整頓,一是打假,二是拆違建。

這釋放出兩個信號,一個是市場只會越來越規範,二是大資金進場了!

5

首屆普洱茶核心論壇召開


5月,首屆普洱茶核心文化高峰論壇於西安雙版納希爾頓酒店召開,劉勤晉、昌金強、呂才有、張陽、曾園、吳疆等作出了主題性發言,論壇邀請了魏謀成、曾雲榮、尹曉明、杜瓊枝、周勇、何青元、高照、汪雲剛、陳正榮、楊尚燃、李鵬、王慶、李強、黃靜波、鍾海勇、薛錦海等專家到場研討,並全國邀請了150餘名各地知名茶人到場參會。

核心文化論壇召開受到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國網、雲南日報社、雲南網全程報道,全國超過100多家媒體參與報道。

與眾多的論壇不同,核心文化論壇研討的話題,諸如“計劃經濟時期普洱茶到底是如何出口的?普洱茶的方向在哪裡?普洱茶有沒有幹倉溼倉、普洱茶的老茶是真是假?普洱茶的發酵技術發展到什麼程度?古樹茶市場應該怎麼看。”等等與如今的銷售市場和消費市場密切相關的話題。這引發所有參會的專家、茶商們的高度關注,專家陳正榮先生表示,太成功了,非常接地氣。更有參會的茶商表示,抽菸、撒尿都不願意去,生怕漏聽一個字。

核心茶文化論壇的意義是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人脈平臺。

平臺化,也必將成為行業未來思考的一個方向。





6

市場滑坡,大益漲價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從市場的數據來看,經濟無疑是非常糟糕的,各個行業皆如此,雲南有一些窪地價值的地方,也僅僅是一時的滯後效應。普洱茶的加工企業絕大部分都在減產,年初新建茶廠的大幹快上不過也是一種滯後效應。

然而,市場詭異,市場滑坡,大益猛漲。這當然有炒作的因素,一個茶從A店到B店、從B店到C店,再從C到A,如此循環往復,只要售賣點多,就會形成層層加價,層層漲價的效應。現在的品牌,大多都有嘗試,大益、雨林、陳昇、福今、瀾滄都或多或少有參與其中。

這表明一個態勢,市場資金的集中度只會越來越高。從行業來說,如今炒茶的資本化運作已經越來越成熟,中國的市場又太大,允許犯錯的機會很多,然而,這些都說明了,做茶,第一是品牌,第二是,第三也是。

芳村一萬多家店並不忠誠於任何品牌,而是忠誠於利潤。只要能成為熱點的產品,都有機會。可是,這種機會的成本越來越大,一旦成為拋售的品牌,又將對品牌形成衝擊。這讓所有的茶企又上了一課,傳統企業的經銷商管控、串貨現象又成為了一種課題,這好像有點無奈又可笑的話題。

市場資金越集中的企業,崩盤的幾率越大,這是所有行業的規律,並非普洱獨有。而這一次大崩盤之後,普洱茶會否迎來真正的“品飲時代”呢?

7

她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


南糯山一個茶農的小女孩生病,《吳疆說普洱》發起慈助捐書活動,上線十分鐘被搶購一空,這說明了一個道理,這世界有善意的人佔多數。

好消息是,她聽得見這個世界的聲音了... ...




8

雲南省政府打造雲茶千億計劃



2018-2019年年度普洱茶大事件



或許對眾多的中小茶企、茶客而言,這份報告是無用的,然而,它真有用!

任何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重視,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無不是雲南省政府在計劃經濟時期對於產業的巨大投入的力量,任何行業的發展,離不開資本的投入,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道理,這既不可能是某個大師的功勞,也不可能是某個企業的功勞。

這份報告透露出的信息是,大資金在政府的模範效應即將到來,這是毋庸置疑的。對於普洱茶而言,窪地的效應仍然存在,區別在於,他們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