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钱学森诞辰107周年,看家教中蕴含的传承、品格与精神!

纪念钱学森诞辰107周年,看家教中蕴含的传承、品格与精神!

钱学森先生,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火箭之父,今天,是钱先生诞辰107周年纪念日,在缅怀一代科学巨匠的同时,我们希望通过钱老的生平点滴去探寻“伟大人物”的成长足迹。伴随着近年来媒体对人才辈出的“钱氏家族”的深入了解与报导,家风与家训所蕴含的智慧与力量,也渐渐被世人所熟知。

一、家国情怀的养成在教育培养,但根本在于家庭的言传身教。

1949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放弃优渥的生活,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其间,经历了美国政府的反对、阻挠甚至人身囚禁,辗转数年才经多方努力回到祖国。这个被大众熟知的钱先生的感人事迹,是老一代“海外学子”爱国、强国的民族精神的代表之一。时至今日,我们深刻的去思考,对于家境良好,较早接受西方教育和价值观的一代科学工作者,敢于抛弃现有的地位、荣誉与生活而选择回归落后贫穷的祖国,并将建设强大的国家作为终身的事业,这是多么浓重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啊!这样的情怀又从哪里来?从西式学堂的“洋服”中来?从西方教育的“理念”中来?从利益至上的西方“价值观”中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钱氏家训国家篇: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

爱民如子,去蠹如仇。

严以驭役,宽以恤民。

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

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

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

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纪念钱学森诞辰107周年,看家教中蕴含的传承、品格与精神!

二、英才辈出、绵延千年不衰,精神的传承是家国兴衰的根本。

钱正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钟书、钱复、钱穆,这谢被世人熟知的科学文化界名人,都出自一个绵延千年不衰的伟大家族。“一门七院士”成为书香门第最佳的诠释。个体的成功与群体的成功是不同的概念,而绵延几代人的伟大才是“家风”所蕴含的真正力量。

钱氏家训社会篇: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

恤寡矜孤,敬老怀幼。

救灾周急,排难解纷。

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

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

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

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纪念钱学森诞辰107周年,看家教中蕴含的传承、品格与精神!

三、什么才是中华民族传承屹立于世界的真正密码?

历史不断的往复循环,但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无论时代如何的变幻,唯一不变的是,只要祖国面临危亡之际,总会有无数敢于牺牲的人站出来。无论面对怎么样的困境与磨难,也从来无法击败或者压倒生生不息的人民。这样的使命、责任、力量与担当,不是从天而降、也不是凭空而来,也许他就在无数人“口口相传”的训诫中来。

钱氏家训个人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

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

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

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

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值得先贤欣慰的是,无数年轻人开始尊重、崇拜和效仿那些为国家强大、科学进步、社会文明而贡献终身的伟人。作为以“钱”为姓氏的家族家训中,通篇是对于家国天下的责任与担当,而恰恰没有一个“钱”字。时至今日,我们感谢以钱学森先生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给我们带来的和平与安宁,但我们更应该感谢,守护和传承民族精神的家训赋予时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