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很多年前,就有朋友提出過一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

求職的時候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該選擇各方面資源突出、培訓完善的500強企業,還是什麼都沒有、兩三人起步的初創企業?

當時這個話題一度引起了不少外貿朋友的討論,甚至各路大神都加入進來,辯論得熱火朝天,誰也不服誰,因為兩方都能說出自己的道理和根據,還有詳細的證據和案例來支撐。

支持選擇大公司和500強企業的,有如下理由:

1- 起點不錯,是一個好的職業生涯開端

2- 能給自己的簡歷鍍金,將來跳槽容易

3- 有完善的培訓和學習過程

4- 薪水和福利待遇不錯

5- 可以往專業化路線發展

支持選擇小公司和初創企業的,也找出不少理由來反駁上面:

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所以看來看去,很多朋友還是一頭霧水,是不是各有利弊呢?

是不是好像我們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老師跟我們說的那樣,“小公司容易鍛鍊人,各方面能力會比較全面,大公司往往都是螺絲釘,工作細分,只專注於某一個領域?”

是不是如某些“前輩”說的,“小公司賺錢容易,只要能力不錯,跟個好老闆,年輕的時候就有可能賺錢,而大公司往往要打拼多年,才能有一點成績,還要面臨中年危機的壓力?”

是不是如網上各種評論,分析得頭頭是道,怎麼看怎麼有道理,怎麼聽都覺得熱血沸騰?三哄兩騙一碗毒雞湯,就讓你奉為圭臬了?

如果看到這裡,你想問我的答案?那我要回答的是,以上全錯。我不怕得罪人,敢這麼說,自然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

其一,我相信大多數朋友都學過陸游這兩句詩,“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既然如此,那說這些評論的人,是否真的經歷過呢?

還是僅僅打打嘴炮,做做鍵盤俠,所有的東西,都是來源於各種道聽途說,加上自己的想象?

那些老師,那些前輩,那些網上的高人,他們是否真的經歷過,有足夠的發言權呢?還是說,他們掌握的各種信息,也是片面的?

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就拿外貿行業來說,如果你在Walmart工作過,跳槽香港利豐,跳槽美國Home Depot,跳槽德國Lidl,然後在多家民營企業裡,做過業務總監,做過銷售副總,做過集團副總裁,二十多年經歷下來,回過頭,對比和總結自己在外企和民企的工作經歷,做一些分析,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娓娓道來,我覺得這是有說服力的,可以給很多新人一些寶貴的參考。

但是如果一個人,學院派,沒有在企業裡工作一天,你覺得,他除了教你知識和為人處事的道理外,是否真有能力教你如何在外企打拼,如何在民企出頭?

同理,僅僅在民企工作多年的人,根本沒有外企經驗,沒有500強的經歷,他對於這些的想象,也是停留在眾口相傳和網上的一些人云亦云的東西而已,他的評價和總結,又有幾分真實和靠譜?

從這一點上,沒有經歷過,往往就沒有發言權。民企外企哪個好,哪個更適合求職的首選,除非是兩邊都工作過,有充分經驗的人,才有資格去評論。哪怕這個人的評論有主觀和偏向性,但是起碼比外行還是靠譜一些。

其二,坐井觀天,並非說說而已,其實在現實中真實存在,每天都存在,每個地方都存在,可以說是anytime and anywhere。

大公司的員工,尤其是大型外企,往往對於中小企業員工有一種鄙視鏈條存在,覺得自己是精英,覺得高人一等,別人就是土鱉,別人一點不專業,別人又懶又一堆壞習慣,思維狹隘,眼界格局太小。

而中小企業的員工,往往對於大公司員工也有一種敵視存在,覺得你不就是運氣好混進去的麼?我們比你們辛苦得多,比你們拼得多,有今天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心血,所以我們能力更強,都是自己雙手掙的,不像你們,自以為是,其實許多都是能力平平。

所以兩邊的角色,都有大量的坐井觀天存在,因為看到的,是自己理解中的一方世界,一方天地,對於對方,僅僅停留在想象中,道聽途說成分居多。

小公司員工能力差,不專業,誰說的?中國最有活力的,都是中小民營企業,這裡才是人才輩出的地方。自學成才、藏龍臥虎的人多了去了。更何況,很多老闆、創業者,都是英雄起於微末,太正常了。

大公司員工是螺絲釘,能力不全面,誰說的?大多數外企和500強,都有嚴格的人才培養制度,各種資源和資金的扶持下,要訓練員工達到自己的要求,這比中小企業要容易許多。更何況,又有一個良好的人才環境,其實是一個高手如雲的地方,許多從外企出來的精英,都是中小民營企業競相追捧的核心人才。

所以我們不能僅憑道聽途說,從而選擇自己的軌跡和發展方向,這太扯了。我想說的是,大家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別人說的終究只是別人說的,但是如何決定,如何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如何按照自己的特點和性格,選擇適合的發展道路和方向,這些東西沒人可以告訴你,只有你自己。

寫到這裡,或許很多朋友會問,“毅冰你說了這麼多,不還是等於沒說麼?分析了半天,浪費了我那麼多時間,你倒是說出個所以然來啊?別給我來個各打五十大板,毫無意義的結論。”

行,那就直接一些,說說我的看法吧。我的觀點是,如果可以選擇的話,當然優先選擇大公司和500強企業。不為了以上的全部或者部分原因,在根本上,就是兩個字:“借勢”。

怎麼理解呢?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好比你是學計算機專業的,你希望一畢業可以在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Google、亞馬遜這些公司工作,還是選擇一些小的初創企業?你當然可以自學成才,但是在最初階段,去這些IT行業最尖端的企業,帶給你的經驗、思維、能力、專業、眼界,是完全不同的,並非簡歷鍍金那麼簡單。

好比你學經濟學,你希望你在赫赫有名的芝加哥學院,你的導師不是諾貝爾獎得主,就是準諾貝爾獎得主,還是說,隨便一個大專院校都無所謂,你可以土生土長,完全野生,靠自己把這些東西學得更好,領悟更深?當然,後者也是有可能的,這個世界上不乏頂級人才,純粹靠自己領悟。但是大多數人,都需要一個優秀的老師,來教你怎麼做,引導你怎麼思考,繞開很多思維誤區,少走很多彎路。

好比你創業,你覺得是一個普通人創業成功的概率高呢,還是王思聰先生創業成功的概率高?你沒有一個好爸爸,沒有好的家境,你可以自己打拼,這沒問題,有逆襲的可能性。但是相比之下,是不是富豪家庭的孩子,受過良好教育,經歷和見識更多更廣泛,成功概率更高一些?

好比你搞技術研發,你想做手機。你覺得是你自己拍腦袋想技術想設計想市場策略呢,還是蘋果、三星、華為這些公司,擁有強大的技術底蘊和無數的專利積累,加上大量優秀人才和團隊配合,內生髮展的機會更好呢?

這樣的案例可以舉出無數,每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在發生。我之所以用這些例子,是想說明我的觀點,適用於大多數人。

不要說大公司不好,如果有選擇的情況下,誰不想一開始高薪厚職,各種機會和資源和培訓,讓自己儘快上手?

不要說有錢人沒用,有錢人也有無數的敗家子,有一堆笨蛋,只是適逢其會而已,只是時代給予機會而已。但是如果讓你可以選擇,你願意選擇你家庭窮困,還是願意選擇幾億幾十億身家?

不要說什麼英文沒用,什麼我英文很爛外貿也做得不錯,這個觀點本來就有問題。誰不羨慕一口同聲傳譯般流利的英文?關鍵是你不想付出努力,覺得離自己很遙遠而已。如果說,讓你今天晚上睡一覺,明早起來,英文自動變成外交部翻譯的水平,不需要你付出什麼,你樂意麼?還是依然會拒絕,我就是不要?

所以別因為你自己沒有,而鄙視和小看別人擁有的,把別人擁有的這些東西,歸因為運氣、家庭、機遇等等,給自己的無能和懶惰找理由,那就大錯特錯了。

為什麼這些東西重要,因為你認真去思考就會發現,其實根本上,就是兩個字,借勢。有錢人為什麼投資和創業比普通人成功率高?就是因為他們可以藉助人脈,藉助資金,藉助眼界,這就是一種借勢。

跟隨一流的老師學習,為什麼在這個領域的成就會完全不同?那是因為思維和眼界和經驗都不一樣,真正厲害的老師,可以把他的經驗和思考,多年的思考和總結和歷練,深入淺出,引導你去見識更廣闊的世界,這還是一種借勢。

在大公司工作,見識到最優秀的企業是什麼樣的,瞭解到頂尖的人才是如何工作的,學習到出色的管理者是如何帶團隊的,領悟到公司的核心價值和差異化是如何定位的。藉助這樣的工作機會,學習技能,提升經驗,開拓眼界,重塑思維,這依然是一種借勢。

萬丈高樓平地起,這沒錯。

可你的高樓,如果本身就在山上呢?

眼界和視角,是否更廣闊?

機會是偶然出現的。

機會也是人創造的。

借勢,借的是優秀的資源,來完成你的夢想。

ps:除此之外,關於外貿上的其他工作內容,我也整理了一些視頻和文檔整理給大家,相信一定會對各位有所幫助。

外貿這條路不好走, 希望每一個外貿人都能成為自己最希望的那個樣子。

祝大家一切順利。

做外貿,你是否懂得“借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