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看人生

貫穿中華文化幾千年的主線,是《大學》的內聖外王之道。《大學》是四書之一,為孔子所傳,曾子所著的聖學經典。全書字數不多,才2000多字,無生僻字,但其中蘊含的宇宙奧妙和人生哲理卻很深,古人要用它修學一生。

大學,不念大,而念太,即比大還要多一點,是古代聖學,也是一個人的人生架構,與《中庸》不同,《大學》講的是方法,《中庸》講的是道理。

《心路,從看人生》一書,將古代聖學與佛學和易經相結合,再運用了現代物理和數學常識,完美的闡釋了,儒釋道和現代科學共同表達的一個宇宙奧秘,從而引領讀者在修學和修身的過程中,如何知行合一,如何更好的入世,以豁達的態度去修行“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至於“具足圓滿”,雖滄海一粟,但你知道,它就在那裡,修行的目標就清晰了。

本書分四個章節

一、解讀高維智慧,開啟生命成長之門

二、體悟聖學功夫,開啟生命能量通道

三、聖學之道與入世心法

四、從聖學到人生規劃

第一篇讀書筆記,先從第一章開始,解讀高維智慧,開啟生命成長之門,作為《大學》的入門篇。

讀《大學》,看人生

一、提綱挈領

《大學》的提綱挈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就是說,人生的聖學,在於三個層次的綱領/目標,即明明德,親民和止於至善。

而要達到這三個層次的目標是八個修行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四個是“內聖”就是自我人格的修養,後四個是“外王”就是人生價值的實現。

如果自己的人格還沒有養成就去治國平天下(治理公司),在面對權利,金錢,美色的時候,沒有一個人不墮落,這不關於制度問題,而是關乎人性。所以很多古人會辭官,因為他覺得自己內聖不夠就去外王,是在造業,因為事多大,業就多大。

因此《大學》之道,就是要有明確的修行目標(3個層次)且持有強烈的願望;然後全身心投入並按照從內而外的方式(8個修行方法)持之以恆,並認真踐行。

讀《大學》,看人生

二、明明德

明德,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自性光明的德性,有一種大放光明之德,只是後天汙染了(這個在南懷瑾的書中也提到,孩童時的智慧往往是成人所不能及)。明明德,就是要去明這個明德,把自性光明的本性給點亮,掃除眼前蔽障,看得通透,佛法裡叫“自覺”,道家將這種自性之德叫做“道”。

《道德經》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道:在N維空間裡(N趨於無窮大)所有信息和它們的相互關係叫做“道”,是最高維度的核心境界,《金剛經》中闡述為無極世界的最高法則。也就是宗教中,神佛的境界。

德:離開了道,也就是離開了最高維度空間進入N-1維,就是德的境界,所以“失道而後德”。在N-1到4維空間,全是德,如功德。

而在三維空間,“福德”便是三維空間能量的自由度,擁有多少福德/心量,便有多少能量去駕馭這個空間的物質。但是“福德”始終只是三維空間的最大能量自由度,所以擁有再多的福德,不如提升一維功德,只有提升了維度,能夠超脫的空間才更大,因為二維(平面)是三維(立體)的投影,三維空間只不過是更高維度空間的投影罷了。

沒有一件事不與我們的內在相關,因為四維以上的意識,就是我們現實一切事物的投影源,它能投影出不同的三維世界。

財富,知識的積累,都是二維擴展,在一定的範圍內是有用的,但超過了界限,便成了障礙和束縛,所以人生的根本意義,在於提升意識能量的自由度。“一維是一條線,怎麼打扮都不會美,二維是一個面,可以畫一個美麗的圖畫,但是再美的圖都不如把它立體化,這樣可以畫中游了,那麼,每多一個維度,產生的美感會是無窮多倍的”。

對有限認知的執著,使我們無法與內在具足圓滿的智慧連接,因此佛家說要“遠離顛倒夢想”。

每一個當下都是我們提升的機會,每一個煩惱,都是得智慧的機會,一切障礙,都是源於我們的認知,我們參與三維世界的活動,並通過內觀,覺察它,同時發現自己的認知障礙並把它顛覆,就是消業了。所以這裡讓我感知到覺察每個當下的重要性,無論是近年時興的靈脩,瑜伽,打坐,冥想,甚至在於徒步,跑步,鍛鍊的每一個細節,只要你抓住每個當下,盯著內在的那個自己,並消除矇蔽在這個空間的障礙,外面就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黃帝內經》中的“內”,不也是說在治病養生中,更多的是內求,而非外求麼?

因此,明明德,就是明心見性,通曉無窮大的宇宙智慧,在周易中,叫無極。所有宗教的本質,在於讓人們覺醒,喚醒個人內在的具足圓滿的智慧,與N維空間的智慧合而為一,這是所有宗教指向的方向。

讀《大學》,看人生

三、親民

在完成了認知階段智慧——明明德之後,就進入了“為人民服務”的實踐中——親民。如果說,明明德,是消自己的業,那麼親民,就是去消眾生的業,說大了就是佛家提到的“普度眾生”。但是,道德經提到,親民是有步驟的,不是一下子就上升到很高的境界,包括三個步驟:親親,仁民,愛物。

親親,從身邊人做起,他們愛你關心你,和你的能量最接近,不要把小孩扔家裡,自己跑去援助非洲,那順序是錯的。

仁民,就是開始愛同類,把愛心展開,從身邊人展開到外面的人,到同類。

愛物,就是愛植物啦,愛動物啦,愛地球啦。

《金剛經》說“實無眾生可滅度”,就是沒有眾生可以讓你度,度了半天還是在度自己。所以,親民,親了半天是在親自己,肥水不流外人田,為啥不做?就好像有一句很俗的話“你若成佛,天下無魔”。

讀《大學》,看人生

四、止於至善

就是做到至善圓滿的程度,是最高一個境界了。《大學》的善,不是善惡的善。因為善惡是二元的,必須有惡為對立,才有善。如果把明明德叫自覺,是羅漢的境界;親民就是覺他,是菩薩的境界;而至於至善,就是覺行圓滿,是佛的境界。儒家,佛家,道家,體系不同,但講的層次是一樣的,最後都是到達那個至善圓滿的境界。

梁武帝,讓人那麼多人修佛,修了那麼多寺廟,他問達摩祖師,我功德如何,祖師說,實無功德。因為那是積了福德,是三維空間的,他可以轉化為你的福報,駕馭物質空間的能量,是橫向的延伸;但沒有功德,因為功德是縱向提升的;修行的目的,是提升一維功德,是縱向的提升。

同樣,善惡,也只是一個層次上的東西,正如人和螞蟻之間是沒有是非的,只有螞蟻和螞蟻之間才有糾葛,三維的善惡不關四維事,四維的善惡與五維無關,真正的善,只存在一個單一維度中。所以“止於至善”中的善,不是善惡的善。當然,行善是一種方法,因為殺盜淫妄酒是強刺激,很難拿掉,而善是容易拿掉的意識,只有在漸修的時候不斷充入善念把殺盜淫妄酒擠出去,當最後只剩下善的時候,再把這個意識也拿出去,心中就無障礙了。《心經》中的“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不就是這樣的狀態麼?

讀《大學》,看人生

五、知行合一

儒學的修行法門,是入世的。在古人通曉了天地間的奧秘和修行方法之後,是積極的內聖,並且外王,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所以在這個更高維度空間(意識?因果?業力?共同作用)投影下的三維世界裡,要有明確的修行目標(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且持有強烈的願望(願力);然後全身心投入並按照從內而外的方式(8個修行方法)持之以恆,並認真踐行。

讀《大學》,看人生

有大願,就有大力量,會爆發無窮心力,不退轉,如果說,遭遇是業力,那麼你的應對就是修行,入世時,選擇的事業,能讓自己有更多的機會去面對內在認知並顛覆有限認知,從而達到縱向提升;所以當下的每個空間,每件事,都是每個人修行的題目和道場。只是每個人,所得到的應用題是不一樣而已,有些人這輩子是來超越情感的,有些人是來駕馭財富的,有些人是超越貧窮的,有些人是超越恐懼的.....但現實中,我們都覺得我們是來超越財富的,自己該做的試題卻沒有做。

當國王的,是修內聖外王的境界,貧窮者,是在完成超越財富的修煉,從貧窮走向富裕,是要超越對財富的匱乏感。一般人掙錢,是匱乏感,覺得自己要從外面得到財富;第二個境界的人,懂得創造一個系統讓金錢流向自己,吸引財富;而最高境界者,通透了,止於至善了,一覽眾山小,他具足圓滿,“我就是財富,我在哪,財富就在哪”,因為這一切都是他自己內在創造的,一切都只是他的投影而已。

所以,當人匱乏的時候,他會輸入一個指令“我沒有所以我需要”,當沒有被無限擴大的時候,他呈現的是沒有的狀態;當一個人富足的時候,他投射的是富足的狀態;當教育小孩的時候,我們說外面都是騙子,那麼他遇到的都是騙子的世界...這個世界其實就是,我們內在有什麼,就投影出怎樣的世界。

讀《大學》,看人生

六、止

在講完三大綱領之後,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這裡要先知道止,止妄念,得本心,知道在什麼空間什麼時間止。《周易》說的“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就是該止的時候止,該行的時候行。止實際就是一種達到一定自由度的狀態,也就是說,一個人知止,知道他在世間所有事物的邊界條件。

知止,需要智慧,所以知止的人能夠自在。在籃球場遵守籃球規則,而不是在排球場,在家扮演一個好家長,在公司做一個好員工好上司,而不是在家做一個好領導,在公司做一個好家長,這樣會出問題。因此,知止,是自由度表達的一種境界,是一個人可以在人生角色中自由切換,出離自如的境界,如果沒有一定的智慧和自由度,是做不到的。如果你是天地間的資產,而不是天地間的壞賬,世界在審計的時候,是不會清算到你的。在自己的道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正所謂“人道盡,佛道成”。

讀《大學》,看人生

因為讀了聖人書,再將之與曾經一知半解的佛經,周易等相結合,發現一些共同的道理,顯得無比興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