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這是一個充滿焦慮的時代,人人都深陷其中。


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知識焦慮,顧名思義就是對於自己學不到知識而感到焦慮不安,生怕自己落後了,比不過別人。這是一個無比諷刺的現象,學生時代厭倦了學校,每天都有寫不完的作業,每學期都要應對各種考試,還有最恐怖的家長會。

總是盼著早點畢業就不用學習了,上學真苦。

然而畢業了以為自己不用學習了,自由了,可以為所欲為了。看著熊孩子在那裡補作業,心生一陣暗爽,你也有今天,畢竟整治熊孩子最好的手段就是寫作業了。

不用學習了,你還在焦慮啥?

沒想到工作了竟然開始知識焦慮,總是想要多學點東西,怕自己落後了,這好學生的勁兒當年哪去了。如今像是完全換了一個人。


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知識焦慮,搞的人人自危,開始加各種群,買各種付費課程。說實話這東西到底有用嗎?其實真沒大作用。

這樣說似乎太一刀切了,但事實就是如此。從早年間互聯網視頻課程,買一張會員卡幾十塊或幾百塊,登陸網站自學。到底有多少人會去認真學習,各種公考、英語四六級、考研等課程,也都說是名師出品。

這讓人想到小時候學英語,還是VCD光碟的時代,跟著英語兒歌學習最基礎的英語單詞。確實學習了幾個英語單詞,但真的沒什麼卵用。

如今的知識付費產品更是層出不群、花樣百出了,圖文、音頻和視頻等各種形態全部都來了。

知識付費作為一種新興產業似乎大有可為。每個公司都開始做自己的知識付費課程,每個公司都變成了教育培訓公司,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東西,把這些東西整理出來,包裝一下就可以上架出售了。

在這樣一個知識付費的時代,似乎每個人都在學習,知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解放,但知識分子卻依舊窮啊,並沒有錢。

經過包裝的知識乍一看還是挺唬人的,但內核卻沒有什麼乾貨。

知識付費課程大多是面向大眾化的,通俗易懂才能讓更多人接受併產生購買行為。這樣一來,知識的門檻必定要降低,更像是一種普及性的東西。

此外,教育不是誰都能做的,必定要首先知識淵博並且懂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如今任何一個公司招聘幾個編輯文案就把這件事給幹了,這更像是編輯整合資料,而不是教育行為。

終於畢業了,不用讀書了,沒想到等來了“知識付費”,真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

讓所有人措手不及。首先,知識要不要付費,當然是需要的,尊重他人的智慧和勞動成果當然是必須的,但這些課程大多徒有其表。


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知識焦慮,是這幾年互聯網主要販賣的觀念,好像一不留神你就要失業了,一不留神你就要被人超越了,你再不開始學習這個時代就要放棄你了。

學習很重要,人要隨著時代發展終身學習,這一點都沒錯。各種自媒體文章無不在販賣焦慮,生活、愛情、職場等到處都是地雷,要時時刻刻集中注意力,不然就要失去自己的愛情和工作了。

人生已經如此不易了,何必又來折騰人呢?

真所謂是雪上加霜,火上澆油。這些焦慮本來是沒有的,看完一篇文章覺得說的有道理,然後反觀自己是不是存在這些問題?所謂的用戶痛點一部分是真實存在,一部分是創業公司自我以為然後強加於用戶的。

如果不買這些課程,就會被時代淘汰嗎?

當然不會,你也沒有那麼不堪一擊,但時刻學習的確必不可少。與其花錢買所謂的付費課程,不然花時間多讀讀書,買書不失為更好的選擇。


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能夠被出版的書籍還是有一些門檻的,它的內容不至於有多爛,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或短板方向去規劃自己的人生,需要學習哪方面的東西,有針對性的學習。

如果有機會,再進入學校或參加一些優秀的培訓課,對提升自己會有更大幫助。

說到底,知識付費是為了賺錢。

但到底有沒有做精品內容的公司,答案是當然有,不過這樣的公司實在是太少了。當知識成為一種互聯網產品進行販賣的時候,知識就已經被弱化了更多。

或許在如此繁忙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通過網絡課程引導自己業餘時間多思考學習才是最終目的,線上知識付費只是拋磚引玉,私下自學才是根本或是知識付費該有的發展方向。

這篇文章像是互聯網分析,實則不是,就是想聊聊當下熱門的知識付費到底有什麼意義?


知識付費時代,你花錢到底買的是啥?不過是心安


其實你的焦慮不是知識,而是怕自己丟失工作飯碗或被時代淘汰,在大眾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識的前提下,讓知識付費大行其道。

其實,讀書難道不好嗎?

如果說沒有時間,那去網上看教程就有時間嗎?人有時候不過是自我欺騙罷了,花錢以求心安。

當然,此文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任何意見或想法,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