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宗师、李小龙师傅——叶问

叶问的主要成就

咏春拳宗师叶问传统“穷文富武”,武术必须言传身教,一位名师一辈子最多带出数位子弟。据梁挺口述,当年叶问拜陈华顺为师求学咏春拳的学费是十二两黄金(折合为当前50~70万人民币)。一般是师父教育子弟从架子到意境一个或一整套动作后,才传授心法,这个“心法”包含了对这个动作的总结和核心要点提示,一整套武术从上到下从外至内,修习过程浅则十年八载,深则三五十年,为常数。往往一套近乎完美的武术,须经历几代甚至十几代人挚诚传承,才得以成就。

咏春拳宗师、李小龙师傅——叶问

叶问教学特点

叶问第一代传人黄淳梁、李小龙1、十分注重对人才之选择,他经常说:“徒弟选择一个好师傅,固然困难,但师傅选择一个好徒弟,更加困难。”作为一个一生以教拳为职志之人,能有这种心态,殊不简单,这可说是他对工作态度之认真,对所教徒弟负责之表现。

宗师一生教拳,从不挂牌,亦不卖招生广告,他之所以这样,其唯一之目的,就是保留这一个“有选择收徒弟之主动权。”二十年来,信守这个原则, 作为一个教拳为职志者,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叶问第二代传人蔡银川2、对初入门者之基本训练,十分重视,当传授小念头时,从正确手法,腰马配合,到发力运用,从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学者能达到他的要求,他才会进而教授新的课程,从不苟且,这其实是对勤学者一种奖励。

3、授拳另一特点,就是量才而教,他对每一个学者,从心理而至个性,身材体魄而至知识程度,文化修养而至吸收能力,先作充分了解,更根据每个学者不同所需,作出不同的方法而教,务使每一个学者都能更易学习和吸收。

4、教拳过程中极之注重黐手和自由搏击的练习,这是培养学者对咏春的喜爱和信心, 从而引导学者进一步对咏春拳的法度和木人桩之研究。

与李小龙

叶问众弟子当中就有青出于蓝的,其中除了封门弟子梁挺外,还有将中国武术闻名世界的李小龙。

咏春拳宗师、李小龙师傅——叶问

李小龙则是在街战失利及受好友张卓庆(WILLIAM-CHEUNG)的影响而决定投入到咏春门下的。因为李小龙突然间感觉到张卓庆的技击犀利了许多,原因是他学习了咏春拳,所以在张卓庆的介绍下他亦拜入了叶问宗师的门下,而开始系统学习咏春拳。开明的叶问亦不反对李小龙继续练习太极拳,也不反对自己的弟子与别的拳派过招,相反他还特别注重实战训练,因为他知道一个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习武者只有在“实战”中,才能不断地完善与强大自己。这一切,均对李小龙影响至深。

咏春拳宗师、李小龙师傅——叶问

在很多时候虽然是由师兄黄淳梁(Wong-Shun-Leung)代师授艺,但黄淳梁亦为一位闯将,十分爱打架,他的性格又与小龙投缘,而传给了他很多咏春诀要。后来李小龙独创一门拳学,他的截拳道仍有着咏春的影子,截拳道中一些核心技术仍与咏春基本类似。所以说,李小龙宗师后来功高盖世,而咏春拳对他的影响亦不可小觑,黄淳梁作为李小龙的授业师兄,李小龙的大多数咏春技术均由他所教。

美国报刊甚至把他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甚至称他为“武之圣者”,香港报纸也赞誉他为“当代中国武术及电影史上的奇才”。

咏春拳宗师、李小龙师傅——叶问

剧照

人物评价

叶问在咏春拳术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对咏春拳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于二十二年间,把咏春拳散播到世界各地,使咏春拳成为世界知名拳术之一。而且叶问的武德人品已堪称楷模,所以叶问终老后咏春拳派同人一致推崇他为一代宗师。

70年代出版《佛山华侨志》有专文介绍他的事迹,2000年落成的佛山武术博物馆有专设的叶问展室,美国俄亥俄州设有“叶问博物馆”,英国伯明翰的“叶问(海外)国术总会”设有纪念他的专栏,香港“叶问国术总会”挂有他的画像和练功等照片。

叶问以崇高的武德,推崇咏春拳的发展,堪为一代宗师,最终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