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分析篇: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聊聊財經數據”頭條號,聚焦財經數據的查詢和分析,每篇文章都公佈數據來源。

之前的文章中,對資產端下的“國外資產”和“對政府債權”進行了介紹,本文將繼續分析下一項:“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一、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資產端”的項目結構

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資產端”主要有以下項目:

數據分析篇: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央行資產負債表“資產端”組成

二、對“資產端”->“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項目分析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再貼現、再貸款、逆回購操作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等所形成的債權。

2018年10月,“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金額為10.22萬億元,佔總資產的比例為28.53%,在資產端所有項目總,金額排行第二

下面是1999年~2018年在每年1月份的“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的金額和佔總資產比例的變化圖(本文對1999年之前的數據沒有進行統計):​

數據分析篇: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1999~2018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金額

數據分析篇:中國人民銀行—資產負債表—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

1999~2018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比

從上圖可以得出結論:

  1.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金額:1999年到2010年金額基本在1萬億元以下,從2011年~2018年,金額增長很快,
    從1萬億增加到了約10萬億元
  2.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在1999年為“在43.5%,之後隨著總資產的增加,到2010年降低到3.1%,從2011年~2018年,逐漸增加到2018年的27.4%。

從1999年~2010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從43.5%降低到3.1%的原因:

  • 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再貸款及再貼現是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因而中國人民銀行對存款性公司的這類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非常高,1993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達到70%以上;
  • 1994年匯改之後,由於外匯佔款的增加,總資產增加很快,導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逐漸降低,一直到2010年該比例降低到最低值3.1%。

從2010年~2018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從3.1%增加到28.53%的原因:

  • 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提到,2014年開始資本出現外流,為了應對外匯儲備的流失所造成的基礎貨幣的被動減少,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抵押補充貸款”(PSL)來提供基礎貨幣。
  • 因此,“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在2014年以後逐漸升高,截止至2018年10月,該比例升高至28.53%。

本文主要總結如下:

  1. “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是中國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等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再貼現、再貸款、逆回購操作和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餘額等所形成的債權;
  2. 從1999年~2010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從43.5%降低到3.1%,是由於外匯佔款的增加導致的總資產增加
  3. 從2010年~2018年,“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佔總資產的比例從3.1%增加到28.53%,是由於2014年開始資本出現外流,為了應對外匯儲備的流失所造成的基礎貨幣的被動減少,
    中國人民銀行創設“中期借貸便利”(MLF)、“常備借貸便利”(SLF)和“抵押補充貸款”(PSL)來提供基礎貨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