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唐朝是詩歌最盛行的階段,整個唐朝的詩歌風格都在隨著歷史變化而變化,從繁華自由的風格到離別傷感,唐朝由盛到衰,詩歌風格也是這樣。唐朝是一個全民都在作詩的時代,唐朝詩人的身份不僅侷限於文人,就是武士、妓女等人也會作詩,連皇帝身邊的侍衛也會作詩。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皇帝身邊的禁軍,其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嚴肅,那麼正氣浩然。皇帝身邊的侍衛都有自己的兩面性,在皇帝面前,在皇宮裡,侍衛都是嚴肅正經,非常認真的表現,但是一出了皇宮,禁軍們本來的面目就表現出來了。很多禁軍在生活中就是惡霸無賴一樣的存在。唐朝有個詩人,韋應物就是這樣的代表。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隱逸詩人,現在韋應物流傳下來的詩歌大都是寫景抒情,表達歸隱山水的歡樂,但是誰能想到韋應物年輕的時候是一個橫行霸道的無賴。韋應物出生高貴,韋是長安的兩大家族之一,韋應物受到身邊人的影響,喝酒作樂無視法規。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韋應物年輕時的放蕩,有一首詩可以作證,《逢陽開府》全詩如下: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裡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痴。這首詩全面真是記載了,韋應物在當唐玄宗的禁衛軍時的日常生活。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韋應物在年輕的時候,當唐玄宗的侍衛,其實在長安城人眼中就是侍寵的無賴,這裡的無賴家中海藏有朝廷的要犯。從早到晚在街上橫行霸道,但是官府卻不敢捉拿韋應物。韋應物在驪山上打獵,生活恣意放肆。就是街霸。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韋應物這樣放肆快樂的日子很快就結束了,唐朝爆發了安史之亂,安史之亂是唐朝命運的轉折點,也是唐朝百姓的轉折點。韋應物經歷了安史之亂,明白年輕時不成體統,立志要考取功名,正是時候的韋應物開始向上發展,取得了相當高的成就在詩歌方面。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其中一首《滁州西澗》成為流傳千古的名作。但是阿代更喜歡《淮上喜會梁川故人》,阿代認為這種空靈的離別,別有一番風味,能夠驚豔眾人,最後流傳千古,全詩如下: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韋應物和朋友相聚,喝得酩酊大醉,非常歡樂,“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這句把時光易逝,分離的十年韋應物和朋友已經是千變萬化,十年的時光就是流水。浮雲一般,很快逝去,浮雲和流水有一種空靈的境界。

一個曾經橫行霸道的街霸,寫下一首詩,流傳千古,驚豔了世人

相聚的情誼和歡樂一如當年,唯一變化的鬢角的頭髮,由黑變白。友人在問韋應物,為何在外漂泊,難道不想家鄉嗎?韋應物回答都是為了淮山。韋應物就是浪子回頭的典範,可這是世間最難的,一般浪子回頭都能取得很大的成功,誰能想到長安城那個橫行霸道的無賴,最後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人,並且在事業上也有所成就,只要付出永遠來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