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大佬的首次創業比你想象中要慘很多,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24歲的劉強東在中關村賣碟,被女友鄙視;

27歲的馬化騰初創QQ,假扮女孩子陪聊;

30歲的馬雲搞翻譯社慘淡,靠賣襪子補貼;

42歲的宗慶後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

你還有什麼挺不過去的事情!


馬雲:創業失敗4次,失聲痛哭

●兩次求職,因相貌“超醜”被拒

馬雲第一次高考落榜後的夢想是去酒店做服務員,也夢想做警察,統統因為外貌被拒絕。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99.9%的網友從顏值上徹底擊垮馬雲


●搞“翻譯社”生意慘淡,靠賣襪子補貼

翻譯社是馬雲初次創業,當月營業額是200多塊錢,可光房租就要700元。馬雲為了支撐它,揹著麻袋去義烏批發襪子來賣,還上門推銷商品,學生們也幫他四處發傳單做宣傳,受盡白眼。用這些錢養了翻譯社3年,才開始收支平衡。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1994年,海博翻譯社誕生所有員工加起來只有5人


●第4次連續創業失敗,抱頭痛哭

阿里巴巴團隊曾在北京幹過段政府項目,最後馬雲決定回杭州再次創業。在北京的14個月,也從沒帶團隊一起去遊玩。在京最後一天,他們決定去長城。晚上,在一個不知名的小飯店,天下著大雪,眾人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唱著《真心英雄》,眾人抱頭痛哭!這也意味著馬雲30歲開始,連續第4次創業失敗。


劉強東:34歲一夜愁白了頭

●從用奢侈品“大哥大”,到賠的底朝天

劉強東家境貧寒,剛進大學時,只帶了親戚朋友湊的500塊錢,但到大三時,他已靠給別人寫編程擁有了一部2.6萬的“大哥大”。靠編程積累的第一桶金,劉強東開了一家小飯館,但由於缺乏管理和監督,錢幾乎被員工貪光了,最後虧損20多萬。

●京東面臨倒閉危機,一夜白頭

體現劉強東的“老闆”氣質,或許就是額前的小撮白髮。2008年,第一輪融資用光後的京東面臨著倒閉的危險,正值金融危機,沒有人願意掏錢給一個不知何時能盈利的企業。一夜之間,劉強東便愁白了頭,直到現在也沒有重新變黑。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一夜之間,劉強東便愁白了頭


馬化騰:27歲時創辦騰訊,為拉用戶量,曾假扮女孩子陪聊

在香港大學舉辦的某論壇上,馬化騰回憶艱苦創業:

“那時候要做到3萬用戶量,於是去學校一個個拉用戶。湊到3萬人可能要兩年後,公司就死掉了。所以自己就去網上推廣,最後用戶量上來了,但還是沒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時候還要換個頭像,假扮女孩子,得顯得社區很熱鬧嘛。”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不知道馬化騰當年用哪個頭像來“撩漢子”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騰訊最早的辦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


騰訊最早的辦公室,是借了朋友的舞蹈室。還掛著80年代“迪斯科”風格的霓虹燈,後來才搬去賽格,兄弟們加班累了,還可以舞一曲兒放鬆心情。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1998年,那年還不叫QQ,叫QICQ

1998年,那年還不叫QQ,叫QICQ,企鵝還是“瘦企鵝”。

柳傳志:在傳達室創辦聯想,最艱難時夜夜失眠

●40歲在中關村擺攤賣旱冰鞋,電冰箱

1980年代,已年逾40歲的柳傳志主動提出了要創業,聯想誕生在一間20平方米傳達室裡。雖然政策給予的支持很多,但創業成立之初,公司裡最令人頭疼的是不知道發展方向。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1984年,柳傳志帶著10名科研人員在傳達室創業

柳傳志後來回憶,“當時實在是不知道要幹什麼好了,所以能幹什麼就先幹著,哪怕掙點兒錢發工資也好。”於是,包括柳在內的所有員工都當過“倒爺”、“板爺”,在中關村拉平板車去賣運動服裝、電子錶、旱冰鞋、電冰箱。

●拿著板磚去討債,蹲點等候

“如果在跟IBM訂貨之前,能打去100萬美元,大概就折扣40%,那就可以大賺一把。”於是,柳傳志找人擔保後,跟銀行借了300萬。

經人介紹,柳傳志找了一家進出口公司,讓他們把這個錢換匯打過去。柳傳志就回了北京,當時還留了個同事在那看著他。結果快一個禮拜也沒消息。

柳傳志急得連表都沒戴,立刻飛到深圳,到那去找發現人沒了,當時真嚇傻了,“帶著板磚在他家憋著,最後人家自個出來了,人家說你那錢我給你挪用了”,最後還是把事情給耽誤了。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柳傳志早年工作照片

潘石屹:家當只剩80塊,連睡覺棉被也賣掉了

●從鐵絲網下面爬進深圳開始創業

1988年春節一過,潘石屹變賣全部家當,連睡覺用的棉被也一併賣掉了,毅然辭職南下深圳。當潘石屹到達南頭關時,身上只剩下80多塊錢,這便是多年後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創業資本”。

由於沒有特區通行證,潘石屹還不能直接進深圳。無奈之下,潘石屹還得在這筆少得可憐的“創業資本”中拿出50元找“蛇頭”帶路,從深圳海關鐵絲網下面的一個洞裡偷偷爬進了深圳特區。

●自薦海南當廠長,發電機一月被偷三次

公司在海南中部接收了一個磚廠,潘石屹出任廠長。管理起來卻不容易。

“小偷經常光顧,夜裡提供照明的小發電機一個月內被偷過三次。”

“人剛剛躺下,電燈突然滅了,那肯定是發電機被偷了,於是便狂追,直到小偷抬不動了、棄機而逃。”

“更麻煩的是民工情緒問題,有一天,潘廠長正在自己的臥室(一個廢棄的水塔裡休息),突然一塊磚頭破窗而入,水塔下面,聚集了上百位談工資的民工。“想跑都跑不了,只能硬著頭皮下去跟他們談!”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照片背後的故事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如今,潘石屹站在京城的SOHO項目上遠眺

王健林:創業初期3年被告222次

●貸款無門,在銀行走廊裡恥辱的站著!

初期創業,接下了一個轉手項目。但簽完以後突然遇到全國“治理整頓”,貸款就更困難了。為了啟動這個項目,就要去找貸款,需要一筆2000萬元的貸款,沒有一家銀行願意貸給我。

“後來政府指定我找某銀行行長,但前前後後找了50多次,每次都躲起來。”

有時候見到他了吧,他從後門跑了,我在走廊傻等;有的時候在走廊裡堵他,他說“好好你這樣,你下週二來吧”;等我再去,他出差去了。當時就為了拿到這筆貸款,有的時候一站就是一整天。

當時站在走廊裡面這種感覺,這種恥辱,覺得太卑賤了。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90年代年輕時的王健林

●疲於應付官司,可能很多人要去鬧事

做商業地產的時候,最早因為不懂,造一座樓,把底層商鋪全部賣掉。在初期的三年當中,買了商鋪的人經營不好,就來告我們。

我前三年當了222回被告,雖然只輸了兩場官司,還是讓整個公司疲於應付。成天在打官司,哪還有精力經營?客戶就是這樣,他的出租回報率沒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來告我。

如果輸了,可能很多人就扯著橫幅上街上去鬧事。

宗慶後:42歲蹬三輪車走街串巷叫賣冰棒,文具

33歲的宗慶後回到杭州,在校辦廠做推銷員,10年裡輾轉於幾家校辦企業,依然鬱郁不得志。待到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42歲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同年,宗慶後帶領兩名退休老師,靠著14萬元借款,靠代銷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紙張賺一分一釐錢起家,開始了創業歷程。當他戴著草帽、蹬著平板車走街串巷,叫賣棒冰、文具,為了發煤爐子需要的“打火石”,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單位吵的不可開交……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42歲宗慶後瞪著三輪車奔走街頭


十多年後,娃哈哈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企業

俞敏洪:28歲被北大處分開除

●冬天裡,拎著糨糊,滿大街貼招生廣告

1990年秋天,因兼職搞培訓撈外快,北大給了俞敏洪通報處分,並在校園廣播高調宣佈了處分決定。離開了北大,俞敏洪徹底沒有了生活來源。為了養活老婆孩子,他決定下海。

雖然留學失敗,俞敏洪卻對出國考試和流程瞭如指掌,對英語培訓也十分熟悉,他決定加入培訓行業。

俞敏洪在中關村二小租了間平房當教室,那是一間10平米、漏風漏雨的屋子。外面支一張桌子,再放把椅子,“東方大學英語培訓部”正式成立,員工只有兩個人——他是一把手,妻子打下手。

開班初期生源少,俞敏洪常常一個人騎車,拎著糨糊桶,滿大街貼招生廣告。冬天裡,俞敏洪手中的糨糊經常凍成一塊,不貼廣告的時候,他就和妻子待在“教室”裡虔誠守候,盼著來報名的學生。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俞敏洪每次課後

都會被學員團團圍住,為他們解惑答疑

●員工被人捅傷,請客求人,一口氣喝下兩斤白酒

創業早期他請人貼廣告,阻礙別人招生,競爭對手僱人把員工捅傷了。俞敏洪報警,警察說,事太小,殺人的案子都處理不過來。

俞敏洪說:打聽後我才知道,競爭對手早就疏通關係了。問題終歸要警察解決,可自己一個警察也不認識,就到刑警大隊門口蹲點,後來找到一個慈眉善目的警察,請人家在旁邊的飯店喝酒,警察又把大隊長和政委拉出來一起吃午飯。

“我不知道跟他們怎麼說話,只好一個勁說‘大哥喝’,‘大哥喝’”,俞敏洪當天一口氣喝了兩斤白酒,送到醫院搶救了6個小時才搶救過來。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學員們井然有序的報名長龍蜿蜒數百米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以新東方為原型的電影《中國合夥人》


每位創業者都像只“孤狼”,

歷經千辛萬苦,

或許也想暗中放棄,

是信念,是朋友,是夢想,

讓他們義無反顧的前行!

成功,就是把別人挺不過去的事挺過去 !


大佬們創業背後的坎坷,那時候的他們遠不如你!

文章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