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她曾经轰动九城,颠倒众生,倾倒过五位民国总统;

她是“女伶三杰”之一,却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暗自隐退,埋名市井;

她就是——“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的平剧坤伶刘喜奎。

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刘喜奎原名刘志浩,后改名刘桂缘。

刘家本是官宦之家,刘喜奎祖父曾官至工部左侍郎,后来家道中落,刘喜奎父亲外出四处谋生,后来一家人在旅顺安顿下来。

当时刘家附近有一个京剧戏班,年幼的刘喜奎被他们的排练吸引,每天过去看,看着看着,就入了迷,喜欢跟着哼哼唱唱。

父亲病逝后,母亲带着刘喜奎回到了天津,八岁的刘喜奎入了天津李海科班学戏,学京剧青衣,兼学花旦。

刘喜奎不但好学,而且很尊敬师长,即使有的老师旧意识浓厚,她也毕恭毕敬。

十多年的勤学苦练,刘喜奎成为天津的名角:身材窈窕、眉清目秀、姿容秀丽的她一上了舞台就顾盼神飞,高雅清丽,眉宇间一股英气,一颦一笑令人陶醉,用现在的话说,很有观众缘。

后来,刘喜奎在北京“中和园”挂牌演出,先后与周信芳、谭鑫培、杨小楼合作,演出剧目有《鸿鸾禧》、《新安驿》及时装戏《新茶花》等,成了闻名遐迩的“梨园第一红”, 压倒梅兰芳和程砚秋,直逼尚小云和荀慧生,伶界大王谭鑫培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吾其休矣!”

面对这些赞誉、肯定和吹捧,刘喜奎不为所动,很是淡定,一心认认真真演戏,待同行们亲切随和大方,连演戏的行头都与姐妹们共用。

更难得的是,刘喜奎始终坚持着:不给任何大官拜客;不灌唱片;不照戏装像,也不照便装像;不做商业广告。

视金钱如粪土的刘喜奎多次为灾民义演,多次捐献演出的酬金,多次拿出积蓄赈济灾民。

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虽然对旧意识的师长们尊敬,但是刘喜奎自己是个很有新意识的人。

刘喜奎是中国第一位演出新戏的戏曲女艺人,她的新戏《宦海潮》、《黑籍冤魂》、《新茶花》等,抨击军阀官僚,宣传民主自由,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当时在南开读书的周恩来就是刘喜奎的粉丝。

像刘喜奎这样美丽又有风骨的名角,粉丝群体很庞大,上至达官贵人、士绅名流,下至贩夫走卒,数不胜数,有人迷她的戏,也有人迷她的人。

飘摇不尽江湖感,粉黛欲开翰墨缘。

盛名之下,才貌双全的刘喜奎,姻缘之路走得并不顺,毕竟再有才有貌,终究是一个伶人,能真正尊重伶人、尊重艺术的人,不多。

梨园津津乐道刘喜奎拒绝了民国五大总统的追求,她的拒绝一方面也许是因为心中已经有钟情的人,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她不为权贵、名利、财富等外在因素所动,心里面有自己的坚持——不给男人做妾。

在那个时代,能够有这种见识和坚持的女性,太少了,太难得了。

关于刘喜奎拒绝五大总统的说法有点夸张,但是她的确拒绝过袁世凯与黎元洪的堂会;也的确拒绝过曹锟、张勋之流的求娶;她还拒绝过北洋政府陆军部次长陆绵……

得罪权贵的后果就是免不了迫害,为避免连累同仁,也为了摆脱这些纠缠,“不肯牺牲身体,就得牺牲艺术”的刘喜奎离开了自己辉煌了8年的戏剧舞台,仓促出嫁,其实是同居,丈夫是她的同乡,陆军部中的一位青年参谋崔承炽。

而这位崔承炽之所以能够得到刘喜奎的青睐,是因为他在报纸上揭发了他上司的贪污行径,赢得民众好评,刘喜奎钦佩这个男人的敢做敢言,因而托付了终身。

为了躲避权贵们,刘喜奎和崔承炽两人离开京城,住到了天津租界,靠刘喜奎的积蓄维持生活。

一年后,刘喜奎生下一子,不久,崔承炽暴病身亡(也有人说是被害致死)。

从此,花容月貌的刘喜奎洗尽铅华,隐姓埋名,隐居僻地,抚孤守寡,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关于刘喜奎和梅兰芳:

1918年,《顺天时报》主持评选伶界大王,结果梅兰芳以232865张选票获男伶大王徽号,刘喜奎以238606张选票获坤伶大王徽号。

关心刘喜奎的同仁们,原本是想撮合梅兰芳和刘喜奎这一对金童玉女的。

梅兰芳和刘喜奎两人从初相识就互相欣赏,而且,他们之间确实曾有过一段情,很短暂,就分开了。

至于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刘喜奎不想连累梅兰芳:我爱梅兰芳,而且是一生中唯一爱过的男人,我们如果在一起,一定会有幸福;可是,如果我们在一起,那些人会迁怒于他,甚至毁掉他的艺术生命,但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不能没有梅兰芳。

梅兰芳问:我不娶你,他们就不加害于你了吗?

刘喜奎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个烈性女子,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理性和克制,她就这样与她一生中唯一的幸福诀别了。

自那之后,刘喜奎一直默默地关注着梅兰芳,即使在她隐姓埋名隐居的日子里也是。

她与梅兰芳深深相爱,同为名伶,倾倒五位民国总统,现却不为人知


刘喜奎的隐居生涯长达40年,其中,在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他们曾经重金礼聘,诱使刘喜奎去日本演出,刘喜奎严词拒绝了。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亲自安排田汉等人查找刘喜奎的下落,并探望刘喜奎。

刘喜奎结束隐居,重登舞台,并到中国戏曲学校当了教授。

也就是这个时候,刘喜奎再次见到了梅兰芳,抗美援朝时期,他俩再次同台演出,往事已如烟。

后来无论是被采访,还是与人交谈,至死,刘喜奎只字未提梅兰芳:“过去的事,都忘了。”

再后来,刘喜奎安然离世,她的人生,其实早在她当年离开舞台时,就已经结束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