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在創業初期,許多工作都需要老闆們親力親為,但隨著企業規模的逐漸擴大,老闆要處理的事務也在倍增,每天忙得焦頭爛額,越來越累。許多老闆將這看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能者多勞。但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因為不懂管理!

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學會轉換角色

一開始,企業的理念、制度、團隊等各方面基因性、原則性的事務都需要老闆親自制定,事無鉅細。這時,老闆扮演的是類似工兵的角色。

但是隨著企業發展到不同階段,老闆也應該學會轉換自己的角色:在企業正式進入運營階段時,老闆擔任的是監管角色,可以不涉及具體的執行工作,但必須身處一線;在企業管理已經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後,老闆擔任的是領導角色,更多的是致力於企業宏觀的決策,掌握企業的發展方向;而在企業自成規模,正式成為公眾性企業後,此時的運營完全變得市場化和社會化,管理及決策方面也已經有專業的職業經理人負責,老闆擔任的則應該是股東角色,只管定期收紅即可。

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企業越做越大,如果老闆始終沒有成功轉換,依舊扮演著最初的工兵角色,導致的往往就是:老闆越做越累,而員工卻越做越閒。

做好角色轉換,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放權和授權。現在依舊有很多老闆並不懂得,事實上公司裡的很多事務,是可以放心交給下屬去做的,完全沒必要事必躬親。

當然,有些老闆只是不敢放手,尤其是對自己專業的領域。然而,不放手的結果就是,員工缺乏責任感和成就感,沒有創新空間,培養不出人才!

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一、心態不對。擔心授權後,下屬做不好,與其自己收尾重做,不如直接自己上手;教導費勁,怕麻煩,有這時間,自己能做出三份出來;怕失去權力,地位受影響,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

二、不知道怎麼授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放權就亂,關鍵時刻還是得自己站出來主持大局。

學會用人

《韓非子•八經》中有云:“上君用人之智、中君用人之力、下君用己之智”。既然要轉換角色,既然要授權放權,那麼,最為關鍵的還是要落在學會用人上。而不斷培養中層管理者,是老闆授權是否成功的關鍵!

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合理的責、權、利制度,是管理好下屬與員工的第一步。什麼是責、權、利?責,指的是應當擔負的責任,是所處崗位所對應的工作義務,是分內的事情;權,指的是權力,是個人職責範圍內的可支配力量;利,指的是利益,也就是本應該得到的好處,其中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

三者之間,責重權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責輕權重,站著說話不腰疼;利寡責重,缺少動力之源;利豐責輕,資源配置錯位。只有責權利三方對等,以責為中心,以責定權,以責定利,也就是說負有什麼樣的責任,就應該具有相應的權利,取得與之相稱的利益,這才是用人的正確方式。

想創業當老闆,就得先學會扮演這四種角色

所以說,企業的不同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當企業越做越大,你卻感覺到越做越累的時候,不妨想一想,是不是你的管理方式出現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