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的俄国为什么还会败在拿破仑手下

在1807的冬天来临之前,法军与俄军在华沙大公国境内展开了一次短促的接触战,战后俄军退回到柯尼斯堡。当法军的骑兵也来到柯尼斯堡时,俄军则退回到了俄国境内,作好了防守。而此时法军也疲惫不堪,同时冬天的到来让法军前进半步都很困难,所以在1807年的冬天之后拿破仑准备巩固他在所占领的德意志北部的土地。

到了1808年,因法军在前一年的战斗中减员太多,在全法国提前征集了新兵,其中二万五千人被分配到大军团以补充缺额。大军团的第八军在占领当时属于瑞典的波美拉尼亚和施特拉尔松,其后还得到了由罗马纳将军指挥的三万西班牙军队的增援。第十军负责进攻普军但泽等要塞。

小心翼翼的俄国为什么还会败在拿破仑手下

1808年5月,法国大军团此时处于东普鲁士的西南角,此时俄军也慢慢的跟了上来,两军在帕萨尔格河上对峙。6月4日,俄军在得到国内的增援后,兵力增至十万,所以主动发动攻势,向法军据守的突出部内伊军发动进攻。内伊被迫撤至帕萨尔格河彼岸,之后拿破仑当即以第一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七军和拉纳军反击,结果挽回了局势。此时,拿破仑决定主动出击,把俄军一举赶出东普鲁士。全军以缪拉的骑兵军和苏尔特的第四军为总前卫于6月8日向前推进,但俄军在海尔斯贝格已构筑了一个坚固的设防营地,6月10日,双方在此交战,法军伤亡惨重。不过,拿破仑推进其左翼以迂回本尼格森的右翼,切断其与供应基地柯尼斯堡之间的联系。俄军被迫退出海尔斯贝格向巴滕施泰因撤去。6月12日,拿破仑进占海尔斯贝格并于次日抵达艾劳,该地正是四个月前双方损失惨重又胜负未决的战场。本尼格森继续向弗里德兰撤退,可供他渡过阿勒河的地点就剩这最后一个,阿勒河在流经弗里德兰以后便在韦劳与普雷格河汇合了。

小心翼翼的俄国为什么还会败在拿破仑手下

为了阻止俄军撤退,法军有两种选择。西路较短也较容易,可直达俄军的前进基地柯尼斯堡,他们在那里囤积了大量的给养装备。但从战略眼光看,这条路线仅能把本尼格森逐回其通过里加和科弗诺的交通线,而拿破仑又不能深入俄国腹地去追击他们。东路,虽绕道弗里德兰,却可以切断俄军在柯尼斯堡和提尔西特之间的交通线,将本尼格森赶入宽十七英里,背靠波罗的海的柯尼斯贝格半岛,使之困守一隅。

拿破仑决定从巴滕施泰因以其主力直取弗里德兰,而派缪拉的骑兵军,达武的第三军和苏尔特的第四军组成左翼负责将莱斯托克军往北逐至柯尼斯堡。拿破仑本人随主力东进弗里兰德,本尼格森的主力正在那里扼守着阿勒河的渡口。这次东进,莫蒂埃的第八军为左翼,内伊的第六军为右翼,拉纳居中,近卫军和维克托的第一军在中路军之后作总预备队。

当拿破仑来到阵前之时,很快就看出了本尼格森的俄军阵地的战术弱点。敌桥头阵地毫无纵深可言,五万俄军挤在一条狭窄的河谷之中,其后只有一座桥梁,同时,这条河流也不利于防御,由于阿勒河逶迤回环,形成了几个突出部,这就使法军炮兵可以纵射俄军阵地的各个地段。

小心翼翼的俄国为什么还会败在拿破仑手下

拿破仑在中午时分将其指挥所移至预备队阵线的中央,内伊、拉纳和莫蒂埃三个军也完成了进攻的部署。下午五时三十分,拿破仑发出了前进信号。内伊指挥其突击纵队向弗里德兰教堂进攻,但一接近俄军阵地就遭到俄军毁灭性炮火的迎击,内伊军畏缩不前,结果尽管拉图尔-莫堡的龙骑兵在俄军翼侧英勇冲杀,法军的攻势仍毫无进展。这时,指挥维克托军炮兵预备队的塞纳尔蒙将军将其三十六门大炮一起投入战斗,他把这些大炮推进到阿勒河边的一个拐角处,向弗里德兰的那座桥梁纵射。三十六门大炮一齐开火,对下面河谷里的俄军纵队顿时产生了震撼作用。内伊率领他的军无比英勇地从右翼直扑敌阵,拉纳军则从中央向前推进予以支援。下午八时许,内伊军拿下了弗里德兰。是夜,本尼格森的残部向北,朝普雷格河边的韦劳退却,法军骑兵则乘胜追击。

小心翼翼的俄国为什么还会败在拿破仑手下

弗里德兰大捷是拿破仑极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之一。这次不同于奥斯特里茨,因为事先他没有机会侦察战场,对于敌人的意图也一无所知。但是,他从骑兵的报告中已弄清了敌人的位置,并获得了有关地形的充分情报,从而使他能以娴熟的技巧调兵遣将,指挥裕如。尽管从战略角度看,他只不过把俄军赶回到了他们的交通线,但他在弗里德兰的战术胜利事实证明具有决定性意义。次日,本尼格森在韦劳渡过普雷格河并向涅曼河上的提尔希特撤退。交战双方都伤亡惨重:俄军参战四万六千人,损失了一万人;法军八万六千人中损失了一万二千人,但拿破仑的近卫军和维克托军的主力,除其炮兵外,都未参战。俄军还有八十门大炮落入法军手中。

同日,缪拉与苏尔特和达武也将莱斯托克的普鲁士军从艾劳往北一直赶到了柯尼斯堡,并在普鲁格河左岸立住了脚。普军继续撤退,缪拉又继续追击,一直追到提尔希特。

弗里德兰会战是意义深远的。6月19日,本尼格森请求休战,拿破仑立即接受。他无意也无力深入俄国腹地,因为其交通线延伸得越远就越脆弱。现在除涅曼河以北的梅梅尔地区外,他已占领了整个普鲁士领土。同时,他也急于同沙皇亚历山大达成协议以先发制人,对付奥地利可能的敌对行动。6月25日,拿破仑和亚历山大在涅曼河中游一只设有篷帐的木筏上举行会晤。塔列朗抵达但泽,也奉召参与拟订和平条款。经过十四天的谈判,拿破仑终于在7月7日与沙皇签订了和约,两天之后又与普鲁士签订了和约,到月底返回巴黎。根据提尔西特条约,他重建了中欧和东欧。在普俄之间,它建立了一个华沙大公国作为缓冲国,由萨克森的傀儡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塔统治。在易北河以西的普鲁士领土上,他又建立了一个名为威斯特法利亚的王国,由他那不成材的小弟热罗姆·波拿巴充任国王。然而,尤为重要的是,俄国也被他拉了过来,成了他对英贸易战中的一名盟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