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一生之敌,封神大战因他而起?姜太公也要替他卖命!

众所周知,《封神演义》讲得是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和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明争暗斗的故事。正所谓神仙打架,百姓遭殃。作为两大神仙阵营的人间代理人,矛盾的焦点必然集中在殷商和西周两个军事集团的冲突。本篇,我们就来谈一谈殷商和西周冲突的前缘。

殷商传到纣王这一代,已经历经沧桑六百年,若是追溯的更远一些,追到商人的先祖契,那么商人已经走过了长达千年的漫长岁月。古人的生活节奏慢,百年时光几乎没啥太大变化,无非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慢吞吞时光中,人们日子过得很艰难,在天地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力量显得实在太渺小。

殷商建立以来,灾难始终如影相随,旱灾、水灾、蝗灾接踵而至,为了摆脱灾患,商代诸位先王不停的搬家,好在上古时候,人少地多,天地宽广,商人一路不停挪窝,从山东地界一路向西,搬到了中州大地,终于安定下来。可以说,一部殷商史,半部就是搬家史。

自己家终于安顿下来了,但四方还有许多许多地方,这些地带多数处于半开化和未开化的野蛮状态,他们时不时跑出来破坏朝廷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这些野蛮人,抢钱抢粮食抢人,让朝廷头疼不已。商朝没有坦克飞机等强力武器硬件配置,也没有电脑、手机、互联网等软件设施,朝廷军队手持的也是棍棒斧钺,身穿的也是野兽皮衣,军人和野蛮人的武装配置差别不是很大,杀伤力有限,组织力也很弱。

出于没有办法的办法,朝廷只好采用层层分包手段,将首都以外的地方,封给大大小小的诸侯,共有八百多(只能说概数,具体多少,恐怕没个准数),并在东南西北这些诸侯中,提拔了四个诸侯头儿,他们分别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这四个人相当于替朝廷在前方挡枪,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尤以西伯侯姬昌为甚。


商纣王一生之敌,封神大战因他而起?姜太公也要替他卖命!


商人和周人出于同一个祖先,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但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商人多从事渔猎,周人以农业为生。很显然,渔夫、猎手和庄稼汉是没法生活到一起,渔夫和猎手可以行走天下,庄稼汉则要守着自家的一分三分田。

周人活着很不易,他们陷于周围犬戎等蛮人汪洋大海般包围之中,辛苦一年的庄稼,常被蛮人抢夺一空。姬昌的祖先们也曾想反抗,但庄稼汉手里的锄头和马背上弓箭弯刀一比,根本不是对手。没办法只好舍弃田园,辗转来到岐山脚下的周原。

可以说,周人的创业很艰难,每一步都是浸透着血和泪,到了姬昌爷爷古公亶父那一辈儿,日子终于安定下来了。等到姬昌父亲季历接班后,终于积攒了点家业,猪怕肥人怕壮,他被商王文丁给盯上了。季历操弄庄稼是一把好手,可心眼没有商人活泛。

季历接到一封邀请函,要他到首都出席嘉年华,季历很激动,庄稼汉进城,一切都是很新鲜,让他看的目眩。商王文丁态度很热情,手段很毒辣。一番殷殷期望的表态后,文丁宣布季历为西伯侯。

季历激动中夹杂着惶恐,但他没想到,很快失去了人身自由,最终被活活饿死。季历死的时候,姬昌还很年轻,但他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冷静。

年幼的时候,姬昌就被爷爷古公亶父看好,后来事实发展说明了古公亶父看人眼光很毒。姬昌面对父亲的遗体,没有抢天哭地,没有热血誓言,只是偷偷抹干眼泪,扛起犁头吆喝着牛下地了。


商纣王一生之敌,封神大战因他而起?姜太公也要替他卖命!


姬昌恭顺的态度,让文丁很满意,作为权力游戏的高手,文丁很快任命姬昌担任西伯侯,杀其父,用其子,一拉一打,恩威并施,让周人对自己又爱又怕,文丁自认为目的达到了。

时间过得很快,姬昌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青年,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对职场分寸的拿捏早已炉火纯青,生活中不露山不显水,喜怒不形于色。唯有在深夜时分,独自面对祖先和父亲牌位时候,他才敢默默念叨一下,告诫自己谨慎再谨慎,暗自壮大势力才是王道。

许多年来,对上,姬昌对天子和朝廷态度异常恭顺,与朝廷诸位大臣保持着不近不远不疏不密的关系,对下,下属诸侯之间出现冲突时,姬昌总能耐心的调节,直到双方达成和解。有时候,为了保持共赢,姬昌宁肯自己做些牺牲,也不愿激化矛盾,时间久了,搞得大家都不好意思再闹别扭了。

这些年,西岐上下全心全意谋发展,再看看,朝歌城内发生的那些事儿(纣王宠信狐狸精妲己,做了许多荒唐事),一对比之下,大家都觉得西岐是希望所在。

于是,朝歌便经常传唱着一首童谣:

“在那遥远的地方,哪里没有忧伤,那里没有惆怅,人们衷心将它向往,那里有一个贤明的王,他的名字叫做姬昌!”

就在这时,童谣中传唱的人物姬昌也来到了朝歌,前来参加一年一度的诸侯朝觐大会。


商纣王一生之敌,封神大战因他而起?姜太公也要替他卖命!


朝觐大会与往年不同,换了主持人,以往的朝觐是有太师闻仲主持,今年由于天下不太平,发生了骚乱,闻仲受命去镇压。于是改由大夫费仲主持。

一切按照既定的议程进行着,但姬昌万万没有想到,今年这次接见与往年不同,默默创业之路将被打断,他将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原来,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有意图地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长此以往,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想想也是,便将姬昌拘于羑里。至此,殷商和西周的矛盾曾半公开化之势,也就有了后来的伐纣战争了,此为《封神演义》的楔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