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我們古代有著這樣的一個有趣的事情,有些人一輩子沒怎麼打過勝仗,卻一直被人們推崇,比如諸葛亮,而有些人一輩子僅僅失敗了一次,也就永遠的成為了人們的笑柄,在這方面最突出的就是那個被人們一直嘲笑僅僅會紙上談兵的趙括了,那麼這個被人們看清了2000年的他,這的如此的不堪嗎?真的僅僅就是紙上談兵的水準麼?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趙括這個人可以說是出身名門了,他的父親就是戰國時期比較出名的趙奢了,這個人可是能夠和廉頗這些人同一個水平的存在了,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一個名將了,而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之中,這個人的從小也就可以說是熟讀兵書,可以說在這一點上就是他的父親在一次和他探討兵法的時候,都不是他的對手,後面也就留下這樣的一句話,認為他的兒子不能夠擔任將軍,否則的話,將會讓趙國陷入到危機之中。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可以說正是這樣的一句話,將自己兒子的一生給定格了,在趙國和秦國交戰的時候,可以說勝負將直接絕對了整個戰國的走勢了,但是這個時候趙王卻棄用了老將廉頗,而是選用了趙括擔當重任,最後也就有了後面我們知道的他這一生唯一的失敗了,因為後面他再也沒有機會了。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其實將國運交給一個沒有一點戰場經驗的人,這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一個好的將軍肯定是要長期經受戰場的洗禮的,但是趙王為什麼這麼做呢?其實這個時候趙國已經完全拖不起了,就連趙王自己都是到處弄糧食,但是鄰國這個時候已經拒絕提供了,這樣的情況下,趙國已經拖不起了,因為在拖下去的話,不用秦軍攻打,趙國自己就已經完了。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所以趙王才決定利用這個年輕人的敢打敢衝的性格,也許能夠帶領趙國走出一條道路的,不用說能夠打敗秦軍,只要能夠讓秦軍退兵都是好的,這樣他們還是有著一線機會的,所以趙括臨時被委派了這樣的一個任務,也不能夠將責任全都怪責給他了,而且趙軍在他的帶領下,在長達46天斷糧的情況下,依舊是沒有出現大軍譁變的情況,可見這個人的軍事指揮能力不弱的。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其實,趙括之前就跟隨自己的父親去過戰場,只是那個時候的他僅僅是一個參謀的角色,主將自然是他的父親了,那個時候他們奉命攻打齊國,但是因為這個時候齊國有著墨家弟子守城,趙奢也就攻打不下來,這個時候趙括給自己的父親出了一個主意,讓他暫時放緩攻擊,派人先去打探情況,這樣一番打探下來才知道,城中已經斷糧了。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這個時候趙括認為應該採用攻心為上的策略,每天都向城中投擲糧食,這樣齊軍守將受不住了,認為他們這是蠱惑人心的策略,想要與趙軍決戰,但是趙軍就是不接招,這樣一直持續了一段時間,果然城中百姓殺掉了守將,選擇向趙軍投降了,可見在這場戰鬥中,他的表現確實是超過他的父親的,只是可惜這個名將的坯子,如果能夠得到足夠的鍛鍊,未來絕對是一個名將無疑了!

趙括不僅僅紙上談兵的水平,這場攻齊之戰,他父親趙奢也自愧不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