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 今後坐地鐵別忘了下車!下一站,“蛤地Gédì”!


所有人 今後坐地鐵別忘了下車!下一站,“蛤地Gédì”!


近期,南城街道社會事務局來函反映,市民對地鐵2號線廣播中蛤地站的普通話讀音存在異議,建議核實更改相關讀音。市軌道公司求證東莞市民政局地名委員會辦公室,證實“蛤地”的正確讀音為。目前,2號線沿線相關讀音及標識已全部更新。


所有人 今後坐地鐵別忘了下車!下一站,“蛤地Gédì”!


據瞭解,“蛤”為多音字,念時意指青蛙,念時則指蛤蟆。東莞將“蛤”用作地名時應為,主要原因有:

一、 蛤地社區指出“蛤地”的讀法代代傳承下來都是,市民認同度非常高;

二、 根據《東莞市地名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記載,“蛤地在莞城鎮9公里處,屬篁村,清朝置居。當時博羅人在此建一穴墳形似青蛙(俗稱蛤),故名”,也佐實此“蛤”為青蛙的意思;


所有人 今後坐地鐵別忘了下車!下一站,“蛤地Gédì”!


三、 蛤蟆素為醜陋、討人嫌的事物,用作地名略顯不雅。而青蛙守護莊稼,在民俗中屬於吉祥物,兩者相較應取後者為佳。

四、在近期開展的“二標四實”地名梳理中,南城街道上報市民政局地名委員辦公室批覆的“蛤地”注音也是。


所有人 今後坐地鐵別忘了下車!下一站,“蛤地Gédì”!


為尊重民風民俗,配合市民政局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工作,市軌道公司組織對2號線“蛤地”讀音的設備設施進行排查,更改了車站、列車語音廣播和車站讀音標識。同時,市軌道公司提醒,相關信息請留意東莞軌道交通官方微信公眾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