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2004年,成都南繞城內外,空氣中瀰漫著城鄉結合部的味道。

01

住在民樂村的張超,哼著《 兩隻蝴蝶 》,騎著 “ 嘉陵 ” 牌的摩托,載著銅牌村的盧二娃去石羊場的黑網吧打遊戲,途中經過了三道橋,濺起一灘汙水。

現在,民樂村一隊叫阿里巴巴基地,二隊叫騰訊大廈,銅牌村叫保利心語花園,三道橋是伊藤洋華堂高新店,石羊場則是金融城。

摩托車經過的地方,農田茫茫,村莊遍野,碩大的灰色路基橫在田野中間,這是成都人口中 “ 南延線 ” ,官方口中的 “ 天府大道百里中軸 ” 。在靠近中和鎮的位置,躺著一大片圍擋工地,張超的發小、在工地扛預製板的曾二娃說,這個地方叫會展中心 “ 這個塌塌比我們村口的飼料廠大100倍 ” 。

摩托路過了花蔭村,村裡剛建起的兩個新樓盤工地,當地村民誤認為 “ 又開了一家水泥廠 ” ,兩個孤零零的樓盤名叫華潤 • 鳳凰城和中海 • 蘭庭。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花蔭村由一條水溝串起,村婦在洗衣,鴨子在游泳,旁邊是一處尼姑院,張超在一個叫 “ 燈塔一隊 ” 的地方會減慢速度,因為這裡有一個叫李倩的女孩,是他的夢中情人。現在,尼姑院被保留,並被擴將為一個叫 “ 鐵像寺水街 ” 的地方,李倩所在的 “ 燈塔一隊 ” 現在叫錦城湖公園。

摩托車開到裕民村,村裡宅基地的樓上都掛著臘肉、香腸,路邊的 “ 李二姐雜貨店 ” 裡,賣著五毛一個的綠舌頭和一塊錢三袋的唐僧肉,深受小學生喜愛。現在李二姐雜貨店叫環球中心。

裕民村不遠處,有一個叫南瓜灘的地方,灘上老農安詳地耕耘,水牛在灘邊向天哞叫。如今,南瓜灘名叫復地金融島,在修築了華麗大樓後,還將建起280米的擎天高樓。

終於到石羊場,張超常去的 “ 網絡情緣 ” 和 “ 傳奇網吧 ” 映入眼簾,裡面橫七豎八擺了十多臺 windows 98 系統的大塊頭電腦,充斥著二手菸與泡麵的味道,男生在玩CS,女生在玩勁舞團。這兩家網吧的位置,現在是城南地標—花瓣樓、金融城雙塔。

張超的兄弟叫王三娃,家住華陽,民樂村村裡人都羨慕他,因為華陽幾乎是方圓十平方公里內唯一有賣李寧的鎮,是 “ 可以趕場和買過年衣服的地方 ” ,是整個城南中心,所以稱為 “ 中興場 ” , “ 有車有房,家住華陽 ” 是城南重要的擇偶標準。

老華陽是整個城南的娛樂聖地,有燈光昏暗的卡拉OK、紅簾布遮住的電子遊戲廳、熱鬧的蒼蠅館子和服裝小店,河邊上 “ 素毛峰3元一杯 ” 的茶鋪、麻將館,老華陽人說 “ 這兒比雙楠和玉林還安逸 ” 。

華陽老車站還是整個城南的交通樞紐,停了幾十輛小巴,每個小巴標配一箇中年婦女,邊賣票邊吆喝: “ 太平、煎茶、公興、興隆 ” ,車站裡還剩有幾輛氣包車,頂上的黑色氣包是車身的兩倍,看起來頭重腳輕,十分滑稽。氣包車司機都必須是老司機,否則氣包會被高壓線刮破。今天,老車站已經廢棄停用,取而代之的是地鐵五號線警官學院站。

前往黃龍溪的小巴,會途徑公興鎮,公興被稱為 “ 壇罐窯 ” ,因為燒製罈子罐子的窯廠而出名。而興隆湖,也很出名,是因為 “ 在這裡割豬肉很相因 ” 。現在公興是綜合保稅區,仁寶、緯創與中電熊貓生產的電子產品銷往全球,而興隆湖,則是科學城所在地,被定調為 “ 天府新區CBD ” 。

張超、盧二娃、曾二娃,都被稱為是 “ 城南土著男人們 “ ,他們最喜歡剃寸頭,褲子上吊一大串鑰匙,屁股包裡是帶有跑馬燈效果的國產手機,彩鈴是刀郎的《 衝動的懲罰 》。土著們最喜歡在鬥地主炸金花的時候,順便吐一口濃痰,罵一句 “ 瓜娃子又炸我 ” 。現在,他們鬥地主的時間減少, 因為 “ 都去跑滴滴了搞不贏 ” 。

土著女人最愛穿高筒靴,走路時雙手插在兜裡,操著雙流郊區口音: “ 一 ” 叫 “ 葉 ” 、 “ 六 ” 叫 “ 羅 ” , “ 七 ” 叫 “ 切 ” , “ 十 ” 叫 “ 舌 ” ,口音奇怪所以被老成都笑話為 “ 彎腳杆 ” 。現在,在城南聽到的最多話是普通話。

張超有個朋友,叫李越,因為城裡有親戚,一個月會進一次城,所以李越自稱 “ 半個城裡人 ” 。

他常向同伴炫耀,一年進過幾次城,在天府廣場、騾馬市見過多少高樓大廈,吃過幾次肯德基,而同伴不知的是,他一頓肯德基的代價,是要坐兩個小時公交 “ 搖 ” 到天府廣場去買,還只敢打包回家吃,因為 “ 不知道怎麼吃西餐怕城裡人笑 ” ,肯德基帶回家後,漢堡冷了、薯條涼了,可樂也會灑出,李越的夢想,就是以後南門上到處都是肯德基,能吃到熱的。

02

石羊場、大源、華陽與中國大多數的城鄉結合部相似,外表看起來還遠不如現在的視高,所以第一批到城南的買房人,就像怪物一樣不可理喻。

用土著的話來說,這些外來者大概有三大特點:

· 揹著電腦包穿著衝鋒衣。

· 頭髮鋥亮,領帶很緊,拿著公文包,大多是 “ 搞軟件 ” 、 “ 搞金融 ” , “ 搞地產的 ” 。

· 坐三輪從來不講價。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城南摩的大叔、三輪師傅最愛做這些人的生意,本來6元可以走的,可以要價到10元。

2004年,對於第一批 “ 城南移民 ” ,日子並不好過。

除了要遭土著的算計, 他們還會面臨東門上的成都人,尤其是從東郊廠裡退休的老大爺和老嬢嬢的打擊:

“ 房子都買到華陽去了,那麼遠,在想啥子哦 ”

“ 啥子喃?繞城外?啥子都沒得,那麼荒,2000一平我都不得買 ”

他們還會面臨西門中年大叔的嘲諷:

“ 樓下吃麵的地方都沒得,莫得意思! ”

“ 住大源?去買包鹽還要開車嗦 ”

也會遭受出租車的欺凌:

“ 大源?不是雙流得嘛,要去可以,加50元 ”

“ 華陽?怕是你要坐野豬兒(黑車)才敢去哦 ”

……

鄉壩頭、郊外、出租車都不想去的地方,這些都啪啪啪地甩到城南的臉上。

住在城南,真的很需要勇氣,去面對流言蜚語。

第一批城南人幾乎都懷疑過自己的選擇,來這個 “ 鳥不拉屎的郊區 ” ,到底圖什麼?

雖然有一萬個不理解,但他們還是堅定地住在城南,不是因為工作在此,而是看中了這片土地的前景,就像一片希望的原野,他們相信:現在吞下去的嘲笑和輕蔑,以後終會吐出來。

03

2005年起,城南開始進入 “ 魔幻時間 ” ,原來不敢想象的東西層出不窮。

坑窪的鄉間機耕道,開始被轟隆地推成瀝青大馬路,比如劍南大道,從兩車道變成十車道,現在寬得像飛機跑道。

新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大到半個小時都走不完,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檔小區在這裡盤踞。

“ 世界最大的單體建築 ” —— 環球中心如同《 第九區 》裡的宇宙飛船,突然降臨在一片沃野之上。據說,裡面有海灘可以衝浪、可以住五星級酒店、一站式逛街、看巨幕電影,裝修是 “ 地面都是大理石的迪拜土豪風 ” ,這種商業場景超過當時所有成都人的想象。

不過,城南的城市化,起初並未成片推進,只是星羅棋佈、如星星之火沒有燎原。繁華與落後的一面共存。天府大道旁仍是棚戶區,劍南大道上全是工地,會展中心門口是摩的和野三輪,環球中心門口是呼嘯的運渣車,通威國際中心、希爾頓酒店修起時,周邊仍有許多 “ 田壩壩 ” ,油菜花肆意生長。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國際化大都市與城郊村落,軟件園搞大數據的Kevin和大源村裡賣菜的劉素芳,在平行時空裡相互交錯,背後的邏輯,是一個區域的野蠻生長。

因為野蠻生長、半生不熟、青黃不接,所以城南揹負的質疑並未因初步的發展而結束:城鄉結合、沒有生活氣息、晚上黑燈瞎火、鬼城、 “ 太不成都 “ 、冰冷建築、沒有靈魂…

對於城南,老成都人要麼無所謂,要麼帶著揮之不去的 “ 三環內才是城候頭 ” 的執念,然後繼續打他們的麻將,商量晚上去哪裡燙毛肚。

2008年,當時新浪博客還在流行,一個ID為 “ 奔跑的大源 ” 的新城南人,在自己博客上寫道:

我承認,城南的發展還不充分,但成都的發展靠的從來不是麻將桌和蓋碗茶,也不是一下午的龍門陣,而是金融城夜晚燈火通明的寫字樓,是在孵化園裡不厭其煩研發科技產品的年輕面孔,是新區公務員絞盡腦汁撰寫的一疊疊招商引資報告,是軟件園夜晚10點下班後IT男孤獨的回家路。

04

2008年後,有了四萬億的支持,中國的基礎設施與城鎮化進入高速發展期。城南發展也進入爆發階段。

2009年7月後,城南大部分土著被集中安置到了新南小區、大源社區等農遷小區,佔地不足整個城南的1/20,剩下的19/20土地,交給了下一個時代的主角。

於是,第一批外來者,有了更大的舞臺。

開公司、搞投資、造房子、做IT、整科研、幹金融創新活動, “ 忙碌得簡直不像成都 ” ,軟件園裡燈火通明,天府新谷裡的創業浪潮生生不息。

2010年5月26日,中和鎮脫離雙流縣,劃為高新區。中和最發達的野三輪運輸產業受到極大的衝擊,不少師傅在劃區當天都不敢出車,因為害怕 “ 高大上的高新區城管要來逮人 ” 。

沒想到的是,後來衝擊他們的,不是城管,而是軟件園鋪天蓋地的共享單車。

同年9月27日,成都第一條地鐵也剛開通,最南端是世紀城。一出地鐵口,就有一群人排山倒海地向你招手 “ 華陽,華陽,五元一位,五元一位 ” 、 “ 走不走,摩的摩的 ” 。

沒想到的是,僅幾年之後,地鐵已經修到了電動摩的無法企及的興隆湖。

2015年,金融城與大源CBD逐步成型,在企業南遷潮帶動下,無數白領湧入。曾經嫌棄城南的東門、西門的中老年人,仍然在歡樂地打麻將。

沒想到的是,他們的子孫們在找工作時,都 “ 不約而同 ” 地找到了城南,無論是做會計的、美術設計的、還是搞IT研發的、做中介的。一時間,老成都年輕一代最喜歡談論的話題從 “ 哪裡的肥腸粉好吃 ” 變為 “ 如何在早高峰時期擠上一號線 ” 。

2017年,由於產業聚集、配套高檔、現代化程度高、發展活力強等原因,高新區與天府新區房地產熱度達到全城最高,以至於遭到了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只能本區人士購買,且只能新買一套。也就說,想在高新與天府新區買房,只有三類人:

1、土著

2、最早一批城南移民

3、安心在高新天府新區工作,繳納兩年社保的新人,或者有學歷、有技術的人才

但這並不妨礙人們擠破腦袋都想在城南買房,天府二街某樓盤開盤時,甚至出動了警衛維持秩序。

一切都如時空裂變,當北門地鐵還沒突破三環的時候,地鐵向南已經延伸至第二繞城高速,城市一路向南已經完全無法阻擋,土著們和外來的冒險者,看著繞城邊的家,演變為成都第二個中心,從偏安一隅的城郊村落,變成國際化大都市,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財富湧動,產業聚集,繁華不休不止,成為成都最接近世界的地方,不禁熱淚盈眶。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如今的城南,必定懷念曾經的城南。

成都南門房價4000元/㎡時,那個時代在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