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可考,大约生活在春秋时期,曾经做过周朝守藏室。比孔子年纪略大,孔子曾向他问过道尊他为师。老子是个博览群书知识渊博的人,被尊称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现存《道德经》是其弟子,根据老子生前遗言加以补充发挥而成,书中保存了老子的基本思想。


老庄思想: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提倡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幻想人类社会恢复到原始状态中去。在哲学思想上老子提出道是万物本原的学说。道不是实在的物质,而是无物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说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具有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老庄思想:


老子的思想中还包含着许多朴素辩证法的因素,道德经中充满不少对立的概念,如有无、多少、长短、轻重、贵贱、生死、进退、强弱、刚柔等等。这些东西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矛盾的对立面是可以转化的。老子的福祸刚柔转化的等辩证思想应用到军事上。他提出了在军事斗争中只要讲究斗争策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用兵就能达到以少胜多的目标。这种主张与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孙膑的军事思想有相似之处。


老庄思想: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至公元前286年,即庄周,宋国蒙人。是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生活的时代大约与梁惠王同时。庄子一书是他的思想代表作,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和主体,是无所不在永恒存在的,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和老子不同的是庄子,认为我就是道,道就是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这些反映了他主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老庄思想:


​另外在老子的思想中保留着许多朴素辩证法的因素,而庄子则加以否定,认为美和丑是非高校等都没有一个客观和共同的标准,无法取得正确的认识。把人们引导向怀疑一切,否定一切的道路上,陷入消极和悲观厌世的地步,代表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悲观失望,颓废厌世的低迷精神状态。但是庄子思想博大,说理清晰,文字精炼优美,汪洋之一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古代散文作品中的杰作。同时作者在书中也表现出来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