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國慶加班的看看

昨天得到BOSS 通知,國慶節七天全員加班,單位微信小群裡各種吐槽,自己也困惑過,但是平復心神,捫心自問,真的,要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

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國慶加班的看看

真的,讓我們看看今年高校畢業生的數量,820萬人,接受了最新的知識架構,擁有著充沛的體能,只要有工資絕對不挑剔的一大波新人正蜂擁而來。你覺得加班遭罪?對不起,有的是新人願意自告奮勇的來嘗試頂替你。

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國慶加班的看看

有個朋友從A單位離職了,來到B單位感覺遭罪,一個人被掰成八瓣來用,於是再次準備辭職。其實民營企業追求效率,都是儘可能的節省人力成本,即便這樣,為了早些就業,新的畢業生依舊可以忍受,那些動不動就辭職成仙一般說走就走的畢竟是鳳毛麟角,大多數人水平基本持平,拼的就是態度。

N年前,我作為伴郎參加同學的婚禮,雙伴娘均為中科院的博士。其中一人手機上連QQ都不安裝(估計現在早就把我刪除了,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問其原因,被告知浪費時間。我深感慚愧,幾個稀鬆平常的問題一來一往聊天,高下立見。除了自慚形穢外,也感覺自己太普通,沒有高智商和超高級的自律,在工作職場上,也只能拼一拼態度,其實只要聚焦靶向,熬夠了時間,一般的難題大家都可以解決。

我時常反思,自己沒有野獸般的利齒,沒有農夫一顆汗珠子摔八瓣的辛勞,憑什麼在這個社會立足呢?靠專業技能麼?新大學生稍加打磨,都可以做到。只能靠態度。比如遇到加班這種事情,要心懷感恩的情緒,積極主動的幹。

德國科學家漢明說,乾的越多,懂得越多,懂得越多,機會越多。

你不幹,自然有人幹,別人幹了,增長了經驗,提升了能力,你除了發牢騷的本事增長外,別無長物,因此要把發牢騷的時間用來提升業務能力,只有業務能力提升了,才能贏得同事的尊重,才能延伸自己事業的生命線,贏得更好的明天。

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國慶加班的看看

張良遇到了黃石公被百般刁難,一次次投石問路,但是張良不惱,而是肯加班加點的反覆做一些看似的無用功,最終取得了曠世兵法。在工作中,無論有意義出彩的,還是默默無聞不顯山露水的,都是機會。

珍惜有班可加的日子,不是唱高調。加班肯定是有必要的,如果自己認識不到,只能是因為自己的站位太低。經常開車路過一條主幹道,最多就是看到沿途的一些商鋪廣告,有一次我登上了臨街的N層,俯瞰下去,豁然開朗:沿街樓宇都有內院,別有洞天。這就是位置不同造成的結果,你自以為無用的加班,是因為自己只是一個螺絲釘、流水線上的一個環節,凡事存在必有其道理。

懷著感恩的心態,做事、勉勵自己。《鬥破蒼穹》裡,蕭炎用戒尺擊敗了化身自己的魂滅生,讓他意識到戰勝自己心魔的困難。埋怨、牢騷,就是心魔的一種表現,戰勝它,才能提升屬於自己的業務技能的“鬥氣”等級,早日在各自的工作領域榮登“鬥帝”般的能力,即使做不到“鬥帝”,至少也是高階層的鬥聖(沒看過此劇的可以忽略)。

十年前看過DOCTOR HOUSE 《豪斯醫生》,這傢伙思考問題不拘一格,從沒有上班與下班的明顯鴻溝,總能解決別的醫生感到棘手的病情;距離解決問題的曙光有多遠,有時候往往取決於我們願意在這件事情上消耗多少時間,一般情況下,人的物理屬性(身體)離開了單位和工作環境,很難再思考類似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加班也是在延長與工作難題鬥智鬥勇的時間廣度。

寫了這麼多可能有人感覺我是在吹牛逼,但是其中很多是我的真實感受。技不如人,只能時間來湊。有人說,加班只是在磨洋工,因人而異,哪怕是真的磨,也能把剩餘的豆粕的營養再壓榨一部分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