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利好支撐 A股春天來了?誰在“買買買”

六大因素利好A股

有分析認為,金融監管政策呵護、兩會前夕窗口期、社融超預期、MSCI擴容、外部市場向好(美股)等多重因素利好當前A股。

具體來看,近期A股走強與政策層面的支持密切相關,2月17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網站公告,工商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已經正式獲批。這是繼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之後,五大國有行理財子公司設立全面獲批。

銀保監會稱,目前已受理多家商業銀行申請,其他多家銀行也擬提交申請。獲批設立理財子公司的五家大型銀行正在抓緊開展各項準備工作,儘快實現理財子公司開業運營,擴大機構投資者隊伍,為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新增合規資金,更好滿足多樣化金融需求。

市場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快速獲批,未來將為A股市場帶來萬億級增量資金。

1月31日晚間,證監會連發三大利好,分別是:鼓勵券商買藍籌股;取消融資融券“平倉線不得低於130%”的統一限制;擴大QFII和RQFII的投資範圍。三大利好均有利於推動資金進入A股市場,增加市場流動性。

宏觀經濟方面,一月份公佈的社融數據超預期,2月15日,央行公佈2019年1月金融統計數據報告,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32300億元,創單月曆史新高;社融規模增量 46400億元,創歷史新高。機構人士認為,1月社融數據出爐,宏觀預期繼續改善,同時,貿易談判形勢好轉有望提升市場風險偏好。

境外資金流入方面,開年以來,外資持續流入中國市場,花旗銀行報告表示,預計2019年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外資將上升至2000億美元。Choice數據顯示,近一月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584.7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291.1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93.64億元。

2月28日,MSCI將公告是否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由原來的5%增加至20%的最終諮詢結果。此外,富時羅素納入中國A股和標普道瓊斯納入部分A股的相關進程也會在年內陸續開啟。據此前安排,MSCI計劃分兩階段將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從5%擴大到20%,實施時間將分別在2019年5月和8月,另外計劃在2020年5月一次性將A股小盤股納入因子擴大至20%。

券商分析認為,若擴容成功,預計將帶來4500多億元的增量資金。

外部市場方面,受益於美聯儲暫停加息的表態,近期美國股市逐步走強,美東時間2月15日,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漲超400點,標普500指數也漲逾1%。盤面上,銀行股漲幅居前,高盛、摩根大通均漲逾3%。

覆盤歷史數據,春節後,“兩會”前,A股上漲概率較大,數據顯示,“兩會”來臨前20日,上證指數上漲概率超七成。歷史統計數據表明,“兩會”期間A股各指數總體波動幅度不大,主板市場在會前一個月及會後各時間段(一週、兩週及一個月)上漲概率較大,中小創在會前一個月上漲概率較大。從風格輪動的角度來看,會前一個月、會前兩週及會後一週,中小盤股票表現優於大盤股的可能性較高。

誰在買A股?外資搶籌,公募基金加倉、遊資活躍

Choice數據顯示,近一月以來,北向資金淨流入584.7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291.10億元,深股通淨流入293.64億元。

光大證券近期的研報顯示,年初以來,表現較好的龍頭白馬,滬深港通買入量普遍佔成交額的20%至30%。從滬深港通前十大活躍個股的成交明細來看,外資重點買入的個股年初以來均漲幅達到20%左右,外資買入額佔到這些白馬區間成交額的20%至30%。

國盛證券認為,外資持續流入主要有4方面的因素,第一是季節性因素,第二是海外風險偏好回暖驅動,第三是主動型資金提前入場,第四是外資搶籌。對於外資搶籌,國盛證券認為,按照現有監管規則,A股外資持股上限是總股本30%,在MSCI納入只有5%時,很多公司離上限其實已經不遠了。例如美的集團、大族激光的外資持股佔比已經超過25%。

除了外資持續買進,國內公募基金也呈現加倉態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2月15日,股票型基金倉位微幅下降了0.07個百分點至84.11%,而混合型基金倉位則大幅攀升,上漲了1.22個百分點達到50.92%。總體來看,全部開放式基金節後一週在股票中投資比例出現快速上升。

從基金公司來看,Wind樣本範圍內的121家基金管理公司,節後一週內有92家倉位上升,佔比達76%。其中有55家公司增倉幅度超過1個百分點。

除了外資和機構投資者,市場遊資、普通投資者也在“跑步”進場。近期市場“妖股”頻現,兩市成交量明顯放大,2月18日,滬市成交額達2241.84億元,深市成交額達3235.21億元,兩市成交額創近10個月來新高。

新京報記者 王全浩 編輯 嶽彩周 徐超 校對 何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