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說起“有機肥”,我想大家對這三個字並不陌生!過去老一輩種地都用有機肥俗稱農家肥!

歷史上,我國農民有使用有機肥的傳統,那時的土地地力水平是現在的2倍還要多!那現在又是一種什麼狀況呢?

話不多說我們來進入今天的主題: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如今的農業化肥投入量實在驚人!數據顯示我國化肥用量是世界第一位的,而我們的耕地只佔世界3%!當然,化肥的投入對於我國糧食增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化肥施用與糧食增長的關係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但,近些年我們發現我國化肥消費量增加的速度大大快於糧食增產的速度!而且施肥量在不斷增加產量不增加!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都忽略了“土壤有機質”。

有機質是建立土壤和作物養分供給重要橋樑,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化肥行業逐步發展起來,而有機肥因為其使用費時費力,見效慢等缺點逐漸被化肥產品所取代!

而化肥用量多了,有機肥的使用量自然就會降低。從上世紀80年代算起,化肥對有機肥的這種擠出效應持續了30年!!!

有機肥其實是一種既傳統又現代的肥料,數千年農耕文明,靠的主要就是農家肥這種有機肥料。

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有機肥與化肥大約各佔50%,但化肥工業在此後的30年獲得了飛速發展,至今已經佔據了80%的肥料市場份額,可謂速度驚人。

但是,化肥過量過度投入的後果卻被我們忽略了:首當其衝的便是,高強度的掠奪性種植引發耕地質量不斷下降,而化肥對於改善耕地質量並無有效的方法,不合理的施肥甚至會加劇耕地退化。

數字顯示,

目前中國的中低產田佔比達到65%,從根本上而言,沒有健康的土壤,就不可能有可持續的糧食安全。化肥大量投入,還引發了對有機肥的排擠,使得土壤有機質水平觸及到警戒線。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之前的有關土壤施肥的文章就一直在強調有機質的重要性!因為有機質代表的是土壤肥力,與糧食產量正相關。

由於有機肥投入過少、有機質下降,由此引發另一個新問題,就是化肥的報酬效應遞減。

數據顯示,1975年,一公斤化肥可產出25公斤穀粒,到2008年,這個數字降低到8~9公斤。油料和棉花也是如此,一公斤化肥的產出量降幅達到50%左右。

換言之,短短30年,化肥對糧食生產的報酬效應較之前降低了一半之多。這樣下去很危險,所以我們急需重拾有機肥!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縱觀全球發達農業國家,大幅提高有機肥的使用比重是普遍現象,絕大多數都超過了一半這個分水嶺。

據介紹,歐美國家肥料結構中,有機肥的地位舉足輕重,在美國,有機肥料佔比46%;英國佔57%;德國佔60%;法國佔37%;澳大利亞佔55%;加拿大佔60%;韓國佔48%;日本更是達到非常高的76%。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針對以上這些情況,我們迫切需要在今後的肥料管理和使用中做好下面幾點:

1,土壤有機質的虧缺已是一個近乎全國性的嚴重的問題,重視有機質補充的研究和有機肥肥的施用勢在必行。2.有機肥施用量的減少對土壤結構、土壤微生物區系、土壤微生態環境的影響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3.農民施肥的重心應從單一化肥施用轉型到有機無機結合,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 4.氮肥的過量施用在一些地區已引起重視。從監測結果來看,在不少地區磷肥的過量施用和磷素的積累可能帶來的影響也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可通過增施有機肥提高其利用率減少其投入量。
為什麼我們化肥用量越來越多,產量卻不增加?


歸還有機肥是為了讓農產品回到過去的自然味道!為了種出可口的瓜菜!

歸還有機肥為了減少化肥的用量!減少環境的汙染!提高土壤的肥力!

歸還有機肥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綜上,大家覺得有機肥該不該被重新拾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