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沈聊戏:漫话马连良的《十老安刘》

老沈聊戏:漫话马连良的《十老安刘》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剧大师马连良在扶风社整理改编了不少大戏,成为马派经典剧目,《十老安刘》就是其中一出,流传至今。

这出戏说的是,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临朝称制,立十名吕氏宗亲为王或列侯。这违反了刘邦的遗训,于是刘氏宗亲和老臣便设法要刈除诸吕的势力。刘邦的少子刘长镇守淮南,握有重兵;蒯彻、栾布和李左车三位顾命旧臣亲去淮南把刘长身世真相告之,原来刘长并非吕雉所生,而其生母赵娘娘被吕雉杀害。蒯彻等请求刘长起兵除吕扶汉,但刘长坚持要看到皇家宗卷的记载才肯相信,遂派田子春进京盗取宗卷。不想吕雉惧怕泄露事实,将宗卷焚毁。田子春无法复命,便向宰相陈平追究,陈平则向守卷官张苍施压索要。张苍焦急得想要自杀,幸亏其子张秀玉保留下真宗卷,吕雉烧的乃是抄录的伪本,这才解救了张苍的危难。刘长得知真相,联合做内应的朱虚侯刘章,兵围长安,屠戮诸吕,吕雉被迫自焚而死。

这个故事有一定的史料依据,显而易见,根据编戏文的需要也增加了若干杜撰的情节。这出戏叙述了西汉初期宫廷内一段权力争斗历史,刀光剑影、惊心动魄。马连良编演《十老安刘》时,有评论称赞说,这是一部“莎士比亚式的宫闱大戏”。

马连良是根据汉剧《淮河营》和京剧《监酒令》《盗宗卷》等三个折子戏经过改编而成的,因戏中涉及十位反吕扶汉的大臣,故戏名为《十老安刘》。

那么,这出戏是如何演绎这个历史故事呢?

老沈聊戏:漫话马连良的《十老安刘》

当时马连良在刊登广告时在戏名下标上“封十王、赚蒯彻、淮河营、监酒令、盗宗卷、焚汉宫”,由此可知此戏的梗概和主要场次。

这样一出情节曲折的宫廷大戏,如果面面俱到地表现,显然会失去重点,成了交代情节的流水账,无戏可言。编剧的巧妙之处就在于选择了一条主线来集中做戏,而其他情节就一带而过了。这条主线就是策动刘长反吕扶汉。于是,戏就分成前后两大块儿:前边一块儿是蒯彻向刘长披露其身世真相的《淮河营》;后边一块儿则是张苍寻找皇室宗卷的《盗宗卷》。马连良“一赶二”,前边饰演蒯彻,后边饰演张苍。

两段戏之间需要一个过渡,从内容上看,也需要给后面的诛吕做好铺垫,于是中间安排了《监酒令》一折,表现朱虚侯刘章怒杀两名吕氏宗亲以表明其扶汉的决心。当初由著名小生叶盛兰扮演刘章,他的精彩表演,特别是一段慷慨激昂的唢呐二黄,气氛热烈,在中场形成了一个高潮,使整出戏更加丰满。

《淮河营》的核心情节是向刘长告知真相,这个事儿由李左车一段几分钟的念白就说清楚了,因此前面需要层层铺垫,这样戏才能出来。从长安议事到淮河营门口,三位老臣的互动展示了不同的性格:栾布胆小怕事、缩头缩尾,李左车(张洪祥或马崇仁扮演)性情直爽、敢于承担,蒯彻老谋深算、计谋多端。三个不同性格的角色一同前往淮南,便产生了戏剧效果。在刘长的大营门口,胆小的栾布把李、蒯推到前边,自己要临阵脱逃,蒯彻哪里肯放,一番争论逗趣之后,马连良演唱了“此时间不可闹笑话,闲言碎语怎瞒咱……”那段脍炙人口的西皮流水。这段唱自然流畅、娓娓道来,体现了“唱如念、念如唱”的马派风格,成为《淮河营》的标志性唱段而广泛传唱。栾布在这里虽是配角,但是马富禄高亮的嗓音和清脆的念白把这个角色演的风生水起,他把整个戏衬托的有声有色。

老沈聊戏:漫话马连良的《十老安刘》

面对性格暴虐和反复无常的刘长,蒯彻则抬出了先皇的招牌,在气势上压住对方,迫使刘长最终承认李左车和栾布所讲述他的身世真相。马连良在这段戏里把蒯彻倚老卖老表现的惟妙惟肖,架子花周和桐把手握重兵而少年气盛的刘长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时又显示出他在托孤老臣面前想要显示威严却又无可奈何的尴尬。马连良和周和桐的对手戏真是严丝合缝、相得益彰。

后面的《盗宗卷》,是丞相陈平向张苍索要宗卷,张苍被逼的想寻短见,是其子张秀玉在誊写宗卷时把真的藏了起来,于是化险为夷。这折戏如果就这样演就索然无味了,但是马连良和他的老搭档、饰演陈平的马盛龙却把这段戏演的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戏”在哪里?就产生在张苍向陈平交付宗卷上。

张苍有了宗卷就好高起来,也就是牛起来,不把“上司”陈平放在眼里,于是陈要教训张苍一番,他指责张私藏皇家宗卷、私刻国玺,威胁要向吕后揭发。这一下把张苍吓坏了,连忙跪下赔罪,不敢好高了。但他并不甘心,于是他又以陈平窝藏田子春,盗取宗卷为由要告发陈平,这一回陈又吓坏了,最后只得向“下属”张苍下跪赔礼,于是“原礼退回”,张苍又挣回来面子。这段戏表现了两位大臣,虽然位列朝班为国事奔忙,但也都有自己的脾气个性,不服输、爱斗气、爱占他人便宜(让别人给自己下跪等),因此这两位高居庙堂之人毫无“高大上”之感,与普通百姓情趣毫无二致,因而深受观众喜爱。

《十老安刘》这出三个多小时的大戏,演绎的是一段汉代历史故事,而留给观众深刻印象的则是蒯彻、栾布、李左车、刘长、刘章、张苍、陈平等一个个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正是这些人物才把戏支撑起来,戏才好看。

历史题材剧目,一般内容深刻严肃,属于引人思考的正剧。然而,马连良的《十老安刘》号称“莎士比亚式的宫闱大戏”,在欣赏之余却毫无深沉和神秘之感,反而充满了诙谐和机趣,“史”与“戏”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人们常说,进戏园子是听戏,不是上历史课,京剧大师马连良是深谙此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