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豆酥糖是寧式傳統小吃、茶食!創始於清代、是寧波有名的特產、好吃的豆酥糖、一口咬下去、酥、甜、香、而且一點不粘牙、剛製作好的豆酥糖、入口時能感覺到麥芽糖溫度、還有一層層的細條分層。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於每種食物的探尋一直沒有停過,而傳統美食留給人們的味覺和記憶是最難忘的,或許未來這些手藝會漸漸消失,但探尋美味的路一直不會停。

在寧波奉化蓴湖還有這樣一個店守著傳統手藝做豆酥糖。店主沈明輝說,豆酥糖的傳統做法是刻在他骨子裡的東西,也是他這一輩子永遠不會忘記的。他最開始接觸豆酥糖還是用牛磨黃豆的年代,這麼多年過去了,機器革新為他們省去了很多勞力,但炒、揉、攤、拉、切的手藝,從過去到現在一絲未變。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豆酥糖香不香,講究的就是火候和手感。”一提起豆酥糖,沈明輝便滔滔不絕地介紹了起來。他說,“炒”是製作豆酥糖工藝中的一個最基礎的步驟,也是最關鍵的步驟之一,只有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使一大鍋的黃豆受熱均勻,不焦不生。

將炒熟後的黃豆去殼磨成粉、白糖磨成粉,再與烤熟的麵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拌勻成原料粉,過篩備用。接下來,麥芽糖的投放將決定豆酥糖的口感。麥芽糖放得多了,會出現粘牙的狀況;放得少了,則不能將各種配料粘和在一起。也就是說麥芽糖的分量要恰到好處,多一分則粘,少一分則松。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糖最怕熱了,冬季最適合生產豆酥糖。三四月份起我這邊開工的時間就開始逐漸減少,主要怕豆酥糖潮了就不好吃了。”說話間,沈明輝已將鍋內的麥芽糖稍微晾涼,用擀麵杖反覆在案板上碾壓,將麥芽糖攆到極薄,再融入豆酥糖粉,如此重複揉搓,豆酥糖的層次漸現,麥芽糖和豆酥糖粉慢慢粘合在一起。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小時候的味道豆酥糖

為了每一層豆酥糖的均勻,沈明輝每一擀都控制在相同的力道,20多年的經驗使他富有著精到的感知力。不一會兒工夫,原木色的長方形案板上鋪滿了黃豆粉以及一條條已經成型了的糖條,將其切成小正方形,再包上紙張,便是我們熟知的豆酥糖了剛製作好的豆酥糖,入口時能感覺到麥芽糖的溫度,還有一層層的細條分層。彷彿間,又回到了那個貪玩貪吃的童年時代。

供稿:毛朝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