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現存最早以“草堂”為主題的山水畫是盧鴻款的《嵩山草堂圖》卷(又名《盧鴻草堂圖》《草堂十志圖》《嵩山十景圖》),也是唯一一件署款唐代畫家“盧鴻”名款的畫跡。

盧鴻(?一740前後)

一名盧鴻乙,字浩然,一作灝然;

唐代幽州范陽(今河北涿縣)盧家人;

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徵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就,後來隱居在嵩山,有草堂一所,經常聚徒至五百人;

精通籀、篆、楷、隸等,善於描繪山、水、石、樹,尤其擅長山水,以描繪隱居生活揚名,其中最著名者為《嵩山草堂圖》。

自宋元以來,以“嵩山草堂圖”為主題的山水畫層出不窮,包括宋代李公麟,元代趙孟頫、王蒙、黃公望,明代文徵明、唐寅、董其昌、項聖謨,清代王翬、王原祁、張若靄、翟大坤、方士庶、秦祖永及近代吳湖帆、陸恢、朱梅村等畫家,多對此主題青睞有加,均有作過《嵩山草堂圖》的記錄或有相關作品行世。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唐 盧鴻(傳) 《草堂十志圖》卷(局部)

影印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在諸家之中,清初“四王”之一的王翬(1632—1717)是現在所知創作《嵩山草堂圖》最多、用力最深的畫家,其間所蘊含的文化符號與畫學內涵也最為豐富。

王翬對“嵩山草堂圖”這一題材情有獨鍾。在其一生中,所繪此一題材有數十件之多,均為臨仿或師其筆意所作。這些作品分別見於文獻記載和各地館藏中。就筆者不完全統計,現在所見收藏於各地博物館的王翬所繪作品有七件,分別是:

一、《盧鴻草堂圖》

《盧鴻草堂圖》為豎幅鉅製,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作者題識曰:

盧鴻草堂圖。唐人名跡,餘從吳閶借撫,復見黃鶴山樵臨本,因仿其意,請正晉老先生,虞山王翬,時甲戌(1694)仲春十日。

“甲戌”為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王翬時年63歲。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盧鴻草堂圖》 102.3cm×64.1cm

紙本墨筆 1694 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作者以俯視角度遠觀,草堂在畫面中央,中有一老者盤腿而坐,一書童侍立在前側。草堂前有小橋流水,一訪者拄杖攜童行走於橋上,有書童在小院中餵養仙鶴,又像是在招呼遠道的客人。

草堂後側有女主人逗弄小孩,侍女在側。草堂旁一書童持物前行。草堂為一四合院式院落,有假山裝飾,另有附屬建築——茅亭及竹編圍欄。庭院中茂林修竹、曲水流觴,庭院外山勢起伏、湖山平遠。

二、《嵩山草堂圖》

《嵩山草堂圖》為豎幅構圖,現藏上海博物館。

作者題識曰:

嵩山草堂圖,甲戌(1694)長至前三日仿盧浩然筆,烏目山人王翬。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嵩山草堂圖》 134.3cm×45.1cm

紙本墨筆 1694 年 上海博物館藏

從其年款看,僅晚於前作兩三個月,間隔時間極短。此圖為遠景構圖,所寫草堂在溪流邊,茅舍次第而建。草堂中兩高士促膝對談,一書童侍立在前。草堂前古樹參天,溪流環繞,另有對岸一茅亭中高士獨坐,極目遠眺。遠景則為淺山平遠之貌。

三、另一幅同名的《嵩山草堂圖》

《嵩山草堂圖》亦為豎幅構圖,現藏上海博物館。

作者題識曰:

往見盧浩然《嵩山草堂圖》,樹石峰巒,全用焦墨皴皵,歎賞已極神妙。近在吳閶復睹山樵摹本,別具元人逸韻,更有出藍之美,因仿其意。戊子夏,寄同鷗先生正之,海虞王翬。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嵩山草堂圖》 102.4cm×45.9cm 絹本設色 1708 年 上海博物館藏

題識中“戊子”,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作者時年77歲,是王翬所繪有紀年的《嵩山草堂圖》中時間最晚者。畫面為高遠構圖,在層巒疊嶂下、山泉流經處,坐落著一小型四合院,兩人坐於草堂中對談。

草堂前山泉流淌,一人拄杖攜書童匆匆趕來,書童肩背古琴。在草堂中,有書籍、花瓶、瓷凳、油燈等陳設。草堂四周,有古樹環抱,竹林點綴,一派清幽之景。

四、《盧鴻草堂圖》一開

《盧鴻草堂圖》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王翬《山水》冊(十開)之一。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盧鴻草堂圖》(《山水》冊十開之一) 24.2cm×31.6cm 影印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為近景構圖,畫面中心為一草廬,草廬中一高士端坐其中,潛心讀書。四周古樹林立,一派靜謐、幽靜之象。

五、《盧鴻草堂》一開

《盧鴻草堂》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王翬《山水》冊(八開)中的一開。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盧鴻草堂》(《山水》冊八開之一) 27.3cm×36.1cm 影印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畫面為遠景構圖,草堂在畫面左側之山坡處,前有古樹、竹石,後有欄杆、楊柳,遠山淡影,一望無際,給人空靈出世之感。

六、《盧浩然嵩山草堂圖》一開

《盧浩然嵩山草堂圖》見於天津博物館藏王翬《仿古山水》冊(十二開),亦為冊頁中一開。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盧浩然嵩山草堂圖》(《仿古山水》冊十二開之一) 40.7cm×32.6cm 紙本設色 天津博物館藏

和其他同題材作品不同的是,該圖表現的是山坳中的草堂:在兩塊碩大的山石之間,有一間依山而建的草廬,一人坐於其中。

畫面近處,一人沿山路往草堂方向前行,或許為書童外出歸來。山崖間描繪清泉石上流的景緻。畫面只是截取深山中一個角落,卻能令人想到崇山峻嶺與遠離塵囂,正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

七、另一幅同名的《盧鴻草堂》一開

《盧鴻草堂》見於上海博物館藏王翬《仿古山水》冊(十二開),亦為冊頁中一開。

作者題識曰:

盧鴻草堂,文待詔、董宗伯俱有臨本,最佳,幽閒澹寂之韻,泠然與塵幾絕矣。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盧鴻草堂》(《仿古山水》冊十二開之一) 27.8cm×30.9cm 紙本墨筆 上海博物館藏

該圖描繪陡峭的山石下數間草廬,一高士席地而坐,身側數卷詩書。廬前有臺階、圍欄、柴門和虯曲的古樹。此圖有近景,亦有遠山,雖為咫尺之屬,卻能小中見大,令人想見崇山峻嶺、曲徑通幽之境。

《嵩山草堂圖》:王翬用筆墨建構的“世外桃源”

清 王翬 《葑溪草堂圖》扇頁 16.1cm×50.8cm

紙本墨筆 故宮博物院藏

王翬所繪的《嵩山草堂圖》,大多作於60歲以後,有的甚至還是在同一年所作,均為盛年力作。這一時期也是其在藝術與人生的歷程中漸入佳境之時。這些作品,不是簡單的傳移模寫,很多作品是在臨仿基礎上的再創作,在摹古中有創新,是其成熟畫風的反映。

王翬以《嵩山草堂圖》為原型,創作了大量以園亭、草堂為母本的山水畫,凸顯出這一特別題材在其藝術創作中的重要意義。

在諸件《嵩山草堂圖》中,王翬巧妙地變換構圖、襯景和人物,儘可能規避程式化傾向,所以在現存的七件作品中,幾乎難以找到重複的現象。

從畫風看,《嵩山草堂圖》系列作品是其融合北派與南派山水的典範之作,也是其摹古與創新的結晶。無論是皴法、構圖還是氣韻、意境,王翬都將北派山水的雄壯與南派山水的秀美融為一體,在《嵩山草堂圖》系列作品中,王翬和很多文人士大夫一樣,在畫中表現出從入世到出世的超脫思想,因而對這一題材樂此不疲,而且越到晚年,越是如此。這既是其畫風漸臻化境的表現,更是其人生進入練達與曠達境界的象徵。

本文改編自《中國美術》2018年第3期

《王翬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