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 亦復何言

此心光明 亦復何言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此話是王陽明生前最後留下的話。

事情來時,盡我的良知去應付。沒有事情來的時候,也不要去找事。

這也就應徵了陽明先生說的“事上練”!然則“靜坐”也是事上磨練。

由於有人就有私慾,就有為了私慾不擇手段,也即所謂社會黑暗面。其實那些被私慾所累的才是真正的可憐人,終生役役,不過為食色而已,所求不過虛幻。也正由於黑暗面的存在,我輩當更需努力,弘揚心學等傳統國學,讓更多的人發顯良知,脫離禽獸私慾,成為堂堂正正之人,還乾坤以朗朗!

現實生活中的致良知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習慣為所有的行為尋找原因,和意義,也就是目的,這是理性的標準運作特徵,當我們在遇到諸如“老人摔倒”等道德行為時,按照良知去做是沒有什麼理由的,而如果通過理性尋找行為的理由和目的,往往就因為“怕被訛詐”的原因使我們遲疑,甚至放棄去“幫助老人”~

寡慾悟道

人有物質的軀體,需要佔有社會資源,需要生存、發展,在此基礎上的欲是正當的,而所謂的私慾是突破了這個界限的部分,是需要通過致良知去除的。

多情之人何以致良知?

多情之人,有時不一定是為了某物動情,看天地之遼闊,殘花之嬌柔,都可能有大哭一場的衝動!良知只是個理,本身無情感,但由於我們是人,有意,有情,卻可能被天理、良知的光明,萬物一體的博大而感動!因而想哭就哭吧,別傷身即可~

如何應付心中賊?

陽明說:除山中賊易,除心中賊難。也是此理。個人認為知行合一並不難,難就難在立志要真的致良知,知行合一只是個工夫而已,只要致良知的志向立了,切實去做,知行合一便自然而然了~

真正理解了良知和理性、情緒等的關係,將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致良知的內涵,讓我們能夠將“致良知”作為志向,從而在實際事務中,不再糾纏、搖擺,自然的做到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