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可以做到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老紀開門吶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這種做法在我國古代時,彷彿成了兩軍交戰時的一種默契做法。而在古代,是否真的在兩軍對峙時,不會去斬殺使者呢?而又為什麼“不斬來使”呢?

首先,在古代,兩軍交戰,並不一定都會選擇“不斬來使”。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還是不會去斬殺使者的。

這要從雙方的交戰說起,一般來說,戰爭並不是兩個人街頭打架那樣,戰爭是群體事件。而在我國古代,戰爭的大多出現在國與國之間,或者是對立的武裝勢力之間。而戰爭的出現,不論是什麼樣的理由,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利益”。利益會引發衝突,兩個人之間可能會因為利益而打架。而國與國之間同樣會因為“利益”而發生戰爭。

而在這種戰爭中,除非是有著血海深仇,否則對戰爭雙方或者多方而言,都不會不死不休。在古代,也不像現在,有電話這種通信工具,所以就出現了使者。在戰爭期間,參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會派遣使者進入對方的營地進行商量,而使者也就是充當一箇中間人的作用,去傳達各方的意見,如果商量的合適,有了各方都滿意的處理方法,那就不用再動刀兵,皆大歡喜。反之,若是商量不好,那就各顯本事,繼續打。所以,使者的作用在這時是很大的,交戰的各方也犯不上去殺一個使者。

並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把使者殺了,那就屬於沒得談了,直接就撕破臉了,那隻能開打。

所以,大多數時候,交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都不會斬殺來使。


說與山鬼聽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在古代多數情況下是對的,但也有少數是要"斬使以示威"的。是要表明決心,決心決一死戰,沒得商量的!

但,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家們要迂迴一下,妥協一下,欺騙對方一下,就得通個消息,則使者,特使就出現了。他們就跟媒婆差不多,兩方說和,然後如此和談,罷兵,言和,和親,朝貢,稱臣。應有盡有,花樣百出,沒完沒了。

如果沒有使者往來,長平之戰勝負難料。鄭朱,作為趙王特使,到了秦國就變成一頭豬,給範睢養起來,結果,豬腦子把消息傳回趙國,趙軍在幻想中被白起包了餃子,四十萬人死於一夜之間。

陳平差錯招待楚國使者,這使者不究利害,回會向主子一說,把個亞父生生氣死。

項羽沒耐心耗不過劉邦,讓使者去找劉邦劃定鴻溝為界,沒使者處中調和能行麼?

蘇武牧羊,蘇武就是大漢使者,去開化頑族,傳播正能量的。民族氣節非常高昂,雖死而不辱使命。

曹操用蔣幹去勸周瑜,倒轉害死蔡冒張允二人,如周瑜斬了使者,還能成此大功麼?

其餘就不說了,後輩人以此為基礎,安了個好名詞叫外交工作人員及外交官,專門吃上這碗飯,再不怕被古代那斬或不斬的威脅了。這大概就是歷史的進步,顯示出"使者"的極大作用罷。





劉一千五


首先,這是一個古代的戰爭中將軍所認定的一條不成文的規定,但也不是絕對,如果是叛軍派來的來使那便會斬掉,說明對待叛軍態度很明確,認為叛軍沒資格與我軍談判。再者,好比近代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小日本就不曾派遣過真正意義上的信使,因為沒得談…

在古代戰爭中,往往都是侵略與被侵略的關係,而侵略的目的就是為了撈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和擴充領土。通過侵略示威,如果不用動用大規模的人力和武器又能使對方臣服的情況下,這個時候信使就起到作用了,代表雙方的意圖,斬了信使就代表雙方溝通的信號斷開了,沒辦法再繼續談了…


正中下懷峰


春秋時期,諸侯之間非常講求禮儀。即使是發動戰爭,也有遵守一定的規則。比如事先約定地點,出動人數等等。如果違反了這些利益規則,會受到其他諸侯的嘲笑和不齒。這個後果遠比戰爭失利要大得多。甚至可能失去諸侯的身份。

雖然到了戰國之後,戰爭再也不講禮儀規範,而是所謂兵者詭道也。但作為戰爭禮節,還是會保留一些痕跡下來。

雖然兩軍交戰,但也有相互溝通的需求,比如勸降,比如投降。也就是說,雙方都有可能派出使者到對方陣營中去。所以,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便成了約定俗成的一種戰爭禮儀保留了下來。


任風不動


古代沒有現代這麼多的通信工具,除了信鴿,犬,鷹,這些以外,來使其實也是信使,可以用來給雙方通信的!


舜日堯天


外交豁免權‘也有被斬的:被拘押的:勝利者制定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