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的推動下光緒帝表示:“不甘作亡國之君”

決心變法。從此開始了清王朝維持103天的“戊戌變法”運動。想要模仿日本的“明治維新”使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實現國家的富強。

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光緒皇帝

在光緒帝的支持下,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也的確頒佈了一系類的變法法令,這些法令涉及政治、經濟、軍事、財政、文化思想、選官方法等各個方面,初看之下似乎大刀闊斧、躊躇滿志,一副誓要將中國從封建落後的泥潭中拯救出來的決心。

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康有為

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變法大事記

如果康有為領導的這次變法真的能夠順利進行下去,那麼中國也許就真的會成為亞洲的第二個日本,提前幾十年走上強國之路。憑藉中國的地大物博,憑藉中國的國土體量、人口數量,再加上中國近代湧現出來的許許多多的各個行業的人才,也許就不會有這之後的一系類屈辱,反而有可能成為屹立於世界的強大國家。

一開始變法的到了光緒皇帝的認同和支持,說明當時清政府的高層是有很大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是贊同變法的。有一個事實可以佐證,即“強學會”成立的時候很多清朝的朝廷大員、封疆大吏都積極的加入了這一組織。比如當時的朝廷重臣翁同龢、李鴻藻,地方大員張之洞,還有袁世凱,更有以興辦實業著稱的清末實業家張謇。有這麼多人的支持,如果康有為能夠善用這些資源,利用他們的勢力要錢有錢、要權有權,然後再一步步把“維新變法”逐漸實施下去,何愁變法不成,何愁國家不興啊!

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但是這些維新派的大刀闊斧,只是想到了理想中的中國要變成什麼樣子,而沒有看到當時中國的具體形式,不知審時度勢,一味蠻幹也註定了“戊戌變法”要變成“百日維新”

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基本上都是一群白面書生,沒有老奸巨猾的政客的狡詐、也沒有手握兵權的武將的勢力,那些他們本可以倚重的勢力有沒有好好地利用。他們有的只是一群接觸到西方政治制度的讀書人的強國理想。古語說的好“書生造反,三年不成”說的就是康有為這樣的讀書人:既不滿足於現狀,想要改變現狀,又畏首畏尾、不知時局、不知輕重。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首先,在強學會辦起來的時候就體現了他們的無知無畏!當時朝廷最倚重的人,最有實力的朝廷大員——李鴻章也要加入強學會,而且還要捐款資助強學會,可是康有為等人的反應竟然是:拒絕!這簡直令人震驚!詫異!有這樣的資源不好好的利用,竟然將他推到自己的對立面!只能感嘆一句:白面書生!不諳世事!不識政局!

近代中國雄霸天下的大好機會之康有為竟要中日英美四國合邦

李鴻章

其次,在維新變法期間,本來高高在上的慈禧太后並沒有出來阻撓,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也只是說:因為維新派觸犯了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所以慈禧發動政變結束了“戊戌變法”。可是事實上是當時在康有為的授意下,變法派的楊深秀上書光緒皇帝:“臣尤伏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維新派的宋伯魯也上書言道:“渠(李提摩太)之來也,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

什麼意思呢?說白了就是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有讓中、英、美、日四個國家變成一個國家!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以當時弱小的中國同這四個國家合成一個邦國?這不就是把中國賣給人家嗎!賣了還得幫人數錢!只能再感嘆一句:白面書生!不諳世事!不識時務!

如果主持這次變法的不是這樣在政治上如此幼稚的康有為,而是一個深謀遠慮、老謀深算的人,也許“戊戌變法”有成功的機會,也許中國就會提幾十年走向富強之路了!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