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從05年起隨著國內電商大爆發、除了誕生了阿里這種航母級別的平臺公司,也誕生了細分品類如服飾中的唯品會,圖書中的當當,美妝的聚美優品,等一批市值10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明星公司。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但生鮮電商一直是個獨特的存在,雖然其市場份額目前每年上4萬億,市場不可謂不大。如果從05年易果生鮮創立算起,生鮮點電商也發展了13年,起步時間不可謂不早,但在生鮮電商領域一直未有一個獨角獸級別的明星公司存在。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伴隨著新零售試驗逐步深入和快速迭代,生鮮新零售,O2O線上線下結合,是這幾年生鮮領域和零售業的興奮點之一。2016年,從盒馬鮮生開始,線上與線下的零售和超市巨頭們紛紛發力以"超市+餐飲"、"線上+線下"為基礎的跨界創新。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僅2017年,包括百聯、天虹、世紀聯華、新華都等傳統零售巨頭均推出新零售品牌,此外,京東、蘇寧、美團等電商巨頭也加入新零售戰隊,從線上跨越到線下佈局新零售門店。可預見,2018年,購物中心和商業地產也將會迎來一大波新物種的進駐。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到世紀聯華的鯨選未來店、蘇寧的"蘇鮮生",帶有"堂食"模式的生鮮超市在過去一年突然爆發,並吸引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蘇寧等巨頭們攜資本入局,但至今沒人能下一個準確的定義,它們不是超市、不是便利店、不是餐飲店,也不是菜市場,卻融合並顛覆了上述所有業態的購物體驗,姑且稱之為零售"新物種"。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生鮮無疑是在零售業內痛點最多的領域之一。由於標準化難題、物流配送困難、成本風險高,大部分生鮮企業的發展一直伴隨著虧損和陣痛。即便如此,不管是線上的電商巨頭,還是線下的企業大佬,他們仍然將生鮮視作最後一片藍海。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眾所周知,生鮮是所有零售品類中最難啃的一塊,"生鮮產品具有保質期短、冷鏈配送難、非標準化等痛點,而生鮮的倉庫儲存、配送、損耗等都需要高成本投入",一名業內人士稱,強供應鏈支撐及重資金投入是這個領域的門檻,這也是之前一大批生鮮電商失敗的原因。

新零售混戰,誰會成為最後贏家?

"超市+餐飲"新零售業態雖好,但其運營模式之重並不是每個企業都能承受。同時,隨著越來越多"新玩家"進入,這個賽道會越來越擁擠,一些盈利能力薄弱的品牌勢必會被淘汰掉,"強者恆強"的趨勢會愈發明顯,入局者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