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越南建廠了?倉促背後,竟有如此大的風險

中國製造業企業南遷越南的潮流,似乎在2018年的達到了高潮。年內也有幾家企業委託衛士藍高端獵頭獵聘有相關經驗的高層管理人員,如擅長生產管理,可以全面負責工廠工作正常開展的廠長等職位。

但在與客戶企業溝通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大多數企業只是有遠赴越南建廠的戰略規劃,卻對越南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完全處於信息不對等的被動局面。即使如此,這並不影響這些企業基於奔赴越南開工建廠的迫切之心。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越南建廠了?倉促背後,竟有如此大的風險

為什麼外資企業及中企,都熱衷於在越南建廠?

越南總理於近日表示,越南已成為世界工廠。而在媒體的報道中,越南世界工廠的稱謂前還有一個前綴,那就是“下一個”。

而上一個承接了來自歐美、日韓的製造業,憑藉人口紅利和龐大消費市場,迅速成長為世界工廠的國家,正是中國。中國可以說是,為越南、印度等國家制造業的崛起提供了很好的範本,前人的經驗和教訓就擺在那裡,成不成功就看自己如何發育了。

和過去的中國一樣,勞動力成本低,是越南吸引數千外資企業來越投資經營的一大優勢。國內某服裝企業高管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同樣的產能,越南人工成本只佔到國內60%-80%左右。即使近幾年越南工人和管理層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但整體成本仍低於國內。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越南建廠了?倉促背後,竟有如此大的風險

據悉,目前在越南建廠的企業主要以鞋服、電子產品及零件、機械設備零件為主,其中也不乏一些國際知名大牌,如優衣庫、耐克、LG、英特爾等,就連代工之王富士康也有意將工廠轉移到越南。

值得注意的是,轉移就轉移,為什麼大部分中企都如此著急呢?某企業表示,他們在決定在越南建廠之後,在半個多月的時間內就做好了考察、選址、簽約等一系列工作,成功確定將新工廠建立在越南海防市。這樣的速度在業內極為罕見,也可以說是非常倉促了。談及如此倉促的原因時,該企業負責人表示主要還是出於對出口風險的擔憂,而越南 的經濟環境和政治穩定程度,可以說是其吸引眾多外資投資建廠的另一大優勢。

在越南建廠,真的就沒有風險了嗎?

不管越南的人工成本有多低,可以為企業減少多少關稅上的苦惱,也無法改變越南對於中國的企業經營者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戰場。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越南建廠了?倉促背後,竟有如此大的風險

陌生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人文環境,都註定中企到了越南不能照搬國內那一套。而很多企業在倉促決定建廠之後,往往是沒有時間做詳細調研的,從一開始便困難重重,摸著石頭過河。

而信息的匱乏,往往會影響企業從註冊到投產的整個過程,一旦戰線拖的過長,本指望通過越南工廠翻身的企業,很可能最終會被沒能成功投產的越南工廠拖死,而這也是企業選擇在越南建廠後必須要面對的風險。為什麼會有很多企業在委託獵頭搜尋有東南亞工作經驗的高端管理人才?恰恰就是因為,一旦有了熟悉越南企業運作流程的管理人才加入,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大大縮小風險帶來的傷害。在後續的企業管理上,管理層和越南當地基層員工也會更加融洽相,避免內部矛盾的產生。

其次,衛士藍高端獵頭獨家觀點認為,對於一些處於生死線之間,指望通過越南工廠扭轉乾坤,轉型升級的企業來說,最好還是做兩手準備。孤注一擲的賭徒心態,在越南這個陌生的環境裡並不適合。

為什麼中國企業都跑去越南建廠了?倉促背後,竟有如此大的風險

一是不能只看訂單和營收,要時刻關注越南環境的變化,開拓其他市場。綜合考慮越南人力成本的上升、通貨膨脹情況、經濟發展狀況等,是規避風險必不可少的功課。二是人才儲備一定要跟上。不只是中國在向高端製造、智能製造升級,越南同樣也在重視高新科技企業的發展。企業即使到了越南,也不能忽略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高,沒有高端人才隊伍,就沒有核心技術及優勢,遲早還是要在市場沉浮中被淘汰。

另外,很多人都在想越南會成功複製中國模式,稱霸東南亞嗎?其實不然,爭做世界的工廠還有泰國、印度,競爭也是非常激烈。而且越南的房地產行業隱隱也有價格大漲的趨勢,被網友調侃其製造業發展方向怕是要扭曲,真相究竟如何,還待時間給出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