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从谏如流的氛围,也就没有范仲淹因谏数次被贬谪的故事

历史上要说真正一心为民一心为公的人物,范仲淹肯定算是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脍炙人口,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忧国忧民情怀更是令人津津乐道。

没有从谏如流的氛围,也就没有范仲淹因谏数次被贬谪的故事

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就是这样忠贞不二的人物,却数次因为针砭时弊,直言上谏而被贬谪。如果这件事放在今天,一定会被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恐怕很多人都会说这个人一定是脑子坏掉了,明明直言上谏没有好的结果,偏偏还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谏,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嘛,是嫌自己活得不耐烦嘛。

当然,在当时,也有人劝过他,让他少说话,少管闲事,只管自己逍遥自在就好。然而,他这样一位胸怀天下,心忧社稷的人物,怎么可能会因为怕丢官而放任眼前时弊而不闻不问呢?所以他对朋友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尽显悍不畏死的凛然大节。

他因谏被贬谪,这几次最为有名。第一次是因为反对皇帝率领百官在会庆殿庆祝太后的生日。第二次是由于反对废除郭皇后的事,第三次是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培植党羽,任用亲信,因而上谏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但最终败给了吕夷简,所以在景佑三年时离开了汴京。而从这几次的事件看,他上谏批评的可都是大人物,从皇太后、皇帝到宰相,这些都是当权派,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升迁进退,同时甚至关系到他的生死去留。然而,即便如此,他依然义无反顾。在他的心里,在文人士大夫的眼里,他在乎的只有对错,生死也好,进退也罢,都在其次。

没有从谏如流的氛围,也就没有范仲淹因谏数次被贬谪的故事

范仲淹敢于直谏且一心视天下为己任,因而才塑造了他一生的光辉,他的事迹也因此流芳千古。范仲淹的闻名于世,不仅仅是他的敢于直谏,还有他的卓越政见,他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别看他数次被贬谪,但是当时的黄帝宋仁宗对他的才华学识还是非常看重的,在庆历三年(1043年),拜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并多次召见范仲淹征询天下大事。

其中最有名的当是他上疏仁宗的《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中提出的“明黜陟、抑侥幸”等十件事,得到仁宗高度认可,并且诏书统一颁布,以示天下,只有府兵法,因辅臣反对而作罢。由此,也拉开了当时宋朝有名的改革大幕。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又上疏仁宗“再议兵屯、修京师外城、密定讨伐之谋”等七事,并奏请扩大相权,由辅臣兼管军事、官吏升迁等事宜 ,改革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增加。新政实施后,恩荫减少、磨勘严密,希图侥幸的人深感不便,于是毁谤新政的言论逐渐增多,指责范仲淹等是“朋党”的议论再度兴起。后来反对声愈加激烈,历时仅一年有余的新政被废止,最后改革以失败告终。

虽然这个改革是以失败告终,但意义却非同寻常,《答手诏条陈十事》即便放在今天来看,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范仲淹不仅仅是敢于谏言,心忧天下,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律已的人。皇祐元年(1049年),范仲淹调任知杭州。子弟以为范仲淹有隐退之意,便商议购置田产以供其安享晚年,范仲淹却严词拒绝。后来,范仲淹自己个人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

有一点却不得不说,范仲淹虽然数次因谏而被贬谪,而且他上谏直言的对象,在今天我们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然而,他也只是仅仅被贬谪,如果是在政治氛围不宽厚的年代,因言获罪,因谏而丢脑袋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当时的宋仁宗时代,政治氛围还是很宽松的,对谏官的态度也是很宽容的。

没有从谏如流的氛围,也就没有范仲淹因谏数次被贬谪的故事

我们读历史都应该知道,历史上有一个贞观之治,当时的唐太宗就特别能虚心纳谏,在位23年,进谏的官员不下35人,其中魏征一人所谏前后200余事,数十万言,他都从谏如流,形成了中国君主专制社会中少有的良好政治风气,也正因如此,才赢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由此可见,宋仁宗其实也是一位善于纳谏的君主,如若不然,范仲淹还会有一而再再而三的直言上谏的机会吗?显然是不可能有的。可以说,没有从谏如流的氛围,也就没有范仲淹因谏数次被贬谪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