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優秀的小說應該傳遞四個方面的信息:

一是對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和批判,二是對歷史和文化的揭示和揚棄,三是對人本身的存在和人性善惡的多維思考,四是對人類的終極關懷……

而大部分的八零後作家,只是簡單或膚淺地圖解現實,不過供人消遣和休閒罷了,反腐敗小說、美女文學、青春文學、網絡小說等,大多在這個境界。

這些小說沒有生命力,是因為他們還處在時代和現實的包圍中,還沒有衝進歷史和文化內核,更遑論人性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80後作家當初備受推崇,是因為他們勾連著叛逆、混亂、殘酷青春、45度仰望天空等一系列意象扎堆出現,成為當時爆炸性的文壇現象。然而他們想要在文學上登堂入室,是非常難的。

成也青春,敗也青春,雖然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但到今天也只有一個張愛玲。對於大多數寫作者來說,過早的走紅往往意味著速朽,而這一點在80後作家群體身上顯得尤為劇烈。

於是他們開始逃離,但是逃向何方?有的已定,有的還未知。

“安妮寶貝開始炒冷飯了,韓寒、郭敬明拍電影去了,只剩一個張悅然還堅守著......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看的呢?”

安妮寶貝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80後寫作者的文化景觀,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從安妮寶貝這裡開始,80後作家群被打上了“殘酷青春”的烙印。

即便安妮寶貝出生於1974年,不過並不影響她被歸入風靡一時的80後作家群。那些現在看來難免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青春文學將80後作家捧上了歷史舞臺。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可是隨著市場經濟到來,消費主義幾乎席捲一切,學者、作家紛紛下海成了腰別大哥大的“倒爺”。八十年代建立的對於文學、藝術和理想主義的共識一夜傾塌。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在《萌芽》新概念作文大賽的推動下, 韓寒、郭敬明和張悅然等 80後作家一夜走紅, 其作品在青少年讀者群中引起熱讀, 這批寫作者也引起了圖書市場和媒體的關注。隨後, 春樹、小飯、蔣峰、胡堅、張佳瑋、周嘉寧、蘇德、彭楊、顏歌、水格、笛安、步非煙等新銳寫作者出爐, “ 80後”文學漸成氣候。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長期以來,郭敬明式的寫作,被指認為“青春文學”,“80 後”寫作被視為孩子們的遊戲,被視為青春期的文學綜合徵。

如今作為一個集體概念的80後作家群早已分崩離析,許多人不再寫作:

安妮寶貝繼《蓮花》之後,無論是《素年錦時》還是《春宴》《眠空》,讓人毫無記住感,一本接一本炒冷飯;郭敬明不斷把自己作品搬上電影,而這兩年《爵跡》《幻城》接連失敗的背後,是80後小資幻夢破碎的聲音。郭敬明所構築的精巧的青春帝國,已經在現實的沖刷下搖搖欲墜。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留下的張悅然們也在拼命拒絕再被納入80後作家這個概念裡重提。

在大多數80後作家的作品中,歷史始終是缺位的,他們筆下的主人公永遠是懸置在社會現實與歷史塵埃之間,他們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其實,無論是什麼年代的文學作品,都有優劣之分,以前的書也有粗製濫造內容膚淺的,而好的作品在任何年代都是值得一讀的。所以光從年代劃分作者有些片面了。

安妮寶貝炒冷飯、郭敬明在拍電影,80後作家還有什麼可以看?

許多書之所以被歸類為“青春文學”是因為它本身反應的主題、價值觀太過淺顯和幼稚,這是青春文學與嚴肅文學的一大區別。

所以,青春文學無關年代,其定位本身使之地位低於嚴肅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