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屋藏嬌”一場儲君之爭下的聯姻

景帝朝的“儲君”之爭

公元前156年,漢景帝前元元年,景帝妃子王美人誕下皇子劉彘(後改名為劉徹),這個未來將大漢王朝推向鼎峰的一代雄主漢武帝劉徹來到了人間。

公元前153年,景帝前元四年,造成漢王朝短暫混亂的“七國之亂”業已平定滿一年,各諸侯國勢力大減,中央權威加強。藉此時機,景帝進一步削弱各諸侯權力,分封諸皇子為諸侯王。

這一年,景帝皇后多年無子,嫡子空缺,便立長子劉榮為太子,而年僅四歲的劉彘被封為膠東王,只等長大成人後就國。

“金屋藏嬌”一場儲君之爭下的聯姻

雖然劉彘年幼,卻異常聰慧喜人,深得景帝喜愛,更重要的是劉彘有位很會做人的好母親。

劉彘的母親王姪也算是傳奇女子,先是嫁給普通農戶為妻,後被送入當時還在坐太子的景帝府邸,受到景帝寵愛,生下三女一子。王姪為人恭順,很會討人開心,不僅景帝感覺舒心,景帝之母竇太后也很喜歡她。後宮向來王朝的政治權利延伸,出身貧寒的王姪對誰都很和善,不結仇,對竇太后寵愛的女兒館陶公主劉嫖,王姪也常常放低姿態結交通好。

當景帝立長子劉榮為太子後,館陶公主有意向景帝的寵妃慄姬,也就是劉榮的生母示好,將女兒阿嬌許配太子,結個兒女親家,但慄姬因厭惡館陶公主屢次給景帝進獻美女而斷然拒絕,這讓劉嫖顏面無光,很是惱火。

相反的王姪卻不拒絕與館陶公主家結親,時年四歲的劉彘就在兩個女人的撮合下,和他的表姐陳阿嬌提前定下了親事。

由於王姪和館陶公主有了這層親密關係,劉嫖經常向景帝、竇太后說王姪和劉彘的好話,不僅王姪愈發得寵,劉彘在景帝心中的分量也更重。至於慄姬,雖長的漂亮,可沒什麼頭腦,經常恃寵而驕,為人尖酸刻薄。一次景帝問她,倘若自己百年後,慄姬會善待其他妃子和她們的兒女嗎?慄姬竟然表示完全不願意,這讓景帝非讓惱怒。再加上劉嫖時不時的挑唆,讓景帝越來越厭惡慄姬。

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秋九月,無子無寵的薄皇后被廢 。四個月後有大臣建議另立太子之母慄氏為後,觸怒景帝被誅殺,旋即廢掉太子劉榮,改封為臨江王。半年後王娡被立為皇后,同時立劉彘為太子,並改其名劉徹。

“金屋藏嬌”一場儲君之爭下的聯姻

雖然劉徹被立為太子,可地位卻並不穩固,景帝之弟梁王劉武一直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劉武是竇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竇太后意欲在景帝駕崩之後,由梁王入繼大統。七國之亂時劉武出力最大,竇太后就曾多次暗示應立梁王劉武為儲君,只是朝野反對才作罷。

可梁王卻不死心,他廣延四方豪傑之士,暗中刺殺那些朝中反對立他為儲君的大臣們,陰謀敗漏後,雖竇太后原諒了他,可再也不支持立他為儲君,景帝對其也疏遠防範。

幾年後年紀漸長的劉徹迎娶了陳阿嬌為太子妃,通過這門親事劉徹的太子之位更是無可撼動。

景帝后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在為太子劉徹行過冠禮後,景帝駕崩,劉徹登基為帝,是為漢武帝。

陳阿嬌自然被冊封為皇后,可是嬌生慣養的她性格難免有些刁蠻任性。武帝剛即位,國家大事都有太皇太后竇氏說了算,武帝對皇后自然要禮敬有加,但時間久了,不僅助長了阿嬌驕橫的氣焰,還使武帝心中愈發不滿。

建元二年,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獻歌姬衛子夫充入後宮,深得武帝喜愛。皇帝喜歡上其他女人,自然讓阿嬌醋意大發,憤怒無比,多次向武帝大鬧。之後衛子夫懷了龍種,讓成婚多年的沒有生下一兒半女的阿嬌更加嫉恨,館陶公主為幫女兒出氣,竟然派人捉拿衛青想要加害與他,如果不是公孫敖搭救,未來大敗匈奴的國朝名將就橫死長安了。

館陶公主一家仗著擁立之功極其跋扈,所作所為已惹得武帝大怒,不過礙於當家的太皇太后還在,武帝不得不忍耐。

建元六年,真正執掌大漢朝局的太皇太后去世,軍政大權盡歸武帝,那一刻起劉徹真正成為說一不二的帝王。

館陶公主失去太皇太后的依仗,被皇家疏遠,皇后阿嬌也備受冷落。

元光五年,隨著武帝對衛子夫的日漸寵愛,多年無所出的阿嬌怨恨難平,竟然施用婦人媚道,以借巫蠱之術重獲武帝寵愛。事覺被查,牽連而被誅殺者有三百多人,陳阿嬌也被武帝一道詔書廢黜了皇后之位,退居長門宮孤獨終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