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帮扶农民增收 在“膘局”中“抖出”家乡味道

民意以食为天",一直以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并分为八大菜系。在不同的地域就有这不一样的美食,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美食的传统文化,体现在国家大力扶贫之下,农民增产增收的劳动成果。12月18日,碧桂园联合抖音商业化项目"中国抖有味",在广州正佳广场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城市味道膘局"活动。各式各样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吸引了八方来客蜂拥而至,活动现场热闹非凡。

碧桂园结对帮扶,挖掘优势农产品

缤纷的特色美食,更是给活动参与者带来一场有爱的美食体验。"我品尝了很多美食,但感触最深的还是来自碧乡扶贫点的美食。"一名90后表示,活动好玩又有趣,暖了胃更走了心。据碧桂园相关人士介绍,碧桂园结对帮扶9省14县,每个县都会挖掘当地的优势农产品。比如在陕西省宁陕县,宁陕秦智核桃油、秦南食用菌等山珍好物上架碧桂园凤凰优选扶贫专柜。通过为这些无公害原生态特色农产品开辟销售渠道,让山里的好食材也有机会走出大山,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活动现场,为了让参观者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碧桂园还通过"碧乡扶贫"农作物资料结合市墟的陈列方式,让体验者犹如置身于市集。如果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膘师,不仅要领略多个城市的味道,还要守护住各种城市味道,才不枉此次修练。活动在给人们"种草"美味的同时,也种下贫困乡村人家的希望。

膘师尝"百味",扶贫美食花式"长膘"

一座富有中国古风气息的"膘局"空降广州。在这里,膘师从学徒到成长为膘师,不仅要食遍九州的山珍和海味,更要在"守味"中过五关斩六将。膘师们通过参与"接膘"活动和"守味"挑战,嗨翻全场。

碧桂园帮扶农民增收 在“膘局”中“抖出”家乡味道

识别出美食出处是膘师成长的第一步。人是铁饭是钢,膘师不吃饿得慌。吃,当然是重头戏。不论是在快闪店门口从胖大叔胖大婶处接膘,还是在城市味道里参与互动修炼升级,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在九州天厨,膘师们更是通过各地美食的花式体验来"长膘",了解美食吃法。

抖音达人们用最香脆可口的"麻竹笋"配上清远鸡一起煲汤,来口肉,喝口汤,真是好吃到舔碗;一罐家乡的"碧郷贡椒牛肉",给出门在外的游子们带来家的味道……完成所有互动的参与者即可上台敲响战鼓参与"膘师出道"大挑战——挑战盲吃猜食物,蒙着眼睛猜食物名称、食材和地区。

碧桂园帮扶农民增收 在“膘局”中“抖出”家乡味道

抖吃抖喝,食遍九州公益升温

此次活动还发布了由今日头条全国营销中心出品的《城市美食指南》相关数据,是在抖音原生美食大数据和"守味家乡"公益活动基础上,得出的抖音平台大众美食态度和生活潮流,也是各地美食、食材公众口碑认知的第三方数据报告。

去哪吃?吃什么?这是一道哲学题。《城市美食指南》显示,有67%的人选择在家吃,33%的人选择出去吃。由此可见,家的味道才最诱人。在家吃饭不仅可以吃到更可口健康的饭菜,家人的欢声笑语还能驱逐焦虑,更养生养心。

在《城市美食指南》中更隐藏着一份扶贫美食地图。这份有爱的美食地图由碧桂园结对帮扶点的扶贫美食组成,比如来自湖南平江的贡椒牛肉和老树茶油、来自河南虞城的玫瑰花茶、来自河北滦平的金滦大米、河南平山的平山核桃、江西兴国的倒蒸红薯等。覆盖甘肃、河北、陕西、河南、安徽、湖南、江西、广西、广东9省的14县,扶贫农产品的数量多达1021款。每个美食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故事,托起贫困区群众的致富梦。

碧桂园帮扶农民增收 在“膘局”中“抖出”家乡味道

据介绍,2018年,碧桂园与全国9省14县结对帮扶,助力33.6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其中,消费扶贫是其推进产业扶贫的一个重要抓手,依托旗下"碧乡农业"和社区生活服务品牌"凤凰优选"两个重要载体,构建产销对接平台,帮助贫困县"致富带头人"打开农特产品销路,打造良性循环的产业链销售模式。

碧桂园帮扶农民增收 在“膘局”中“抖出”家乡味道

古人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究竟做到之人,又有几个?起码,碧桂园做到了。碧桂园不仅做到了,也在以己之力影响着你我他,以己之力带来着美好与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