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发文,取消公摊面积,按照套内面积销售到底是福是祸?

住建部发文,取消公摊面积,按照套内面积销售到底是福是祸?

住建部发文,取消公摊面积,按照套内面积销售到底是福是祸?

相信很多关注房产的朋友都和我一样,一觉醒来,都被住建部的一份文件闪瞎了双眼,李嘉诚带到内地多年,祸害了无数购房者的公摊面积终于要取消了,在不久的将来,房产的交易即将按照套内面积来买卖!

是不是喜大普奔啊!是不是大快人心啊!是不是感觉买房子终于不用再去斤短两了啊!

打开网页,你便会惊奇地发现,欢喜过后,大家都在讨论,羊毛出在羊身上,今天取消的公摊面积,明天就会以房价的形势重新转回到购房者的身上,毕竟,这么多年以来,开发商通过公摊面积这一妙不可言的神奇,躺在那里赚了无数的真金白银,现在让他们把这块肥肉白白吐出来,他们有怎么能够那么简单的如了购房者的心愿呢?

说到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明白,这个公摊面积到底包含什么?有从那几个方面损害了购房者的权益呢?

首先,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

这里需要提醒的一点就是,小区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位,地面道路,绿化等不属于 。

但是,正是这些所谓需要公摊的东西,普通的业主是很难有能力去准确地衡量他们的真实面积的,往往最后的公摊面积都是开发商报出来,以笔者所在的临沂为例,基本上都在20-30之间,也就是说,买了100平的房子,实际到手的基本在70-80平之间。

可是这种情况下,开发商给出的公摊面积往往比实际的要多很多,而这多出来的,又被开发商划成停车位二次销售给购房者。

其次,原本公摊是属于小区业主集体所有,如果因为公摊产生的收益也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可是现在的情况是,小区墙面,楼梯间,电梯,门厅等等地方出现的广告宣传,小区内出摊经营等的收益,却全部被物业拿走。

第三,常年因公摊面积而多交的物业费,采暖费,垃圾处理费,甚至房产证办理时的契税,二手房交易时的印花税都将大幅下降。

如此看来,如果在不远的将来真的取消了公摊面积的话,对于购房者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即便是开发商在原有的房价基础上二次加价,将公摊的价格加到房价中来,那至少后期的物业费,采暖费,垃圾处理费,契税等还是可以节省下来的。

但是,比起房价,还有一点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早已提出多年的房产税很可能会在取消公摊面积之后接踵而至,因为公摊面积可能会导致后期房产税收取时的产权不明晰,所以,一旦取消公摊面积,收取房产税的技术问题便迎刃而解,虽然这很可能只针对二套房和多套房的户主,但是这一税种的增加,无疑会为房产市场带来巨大的震动,对于我们普通的购房者而言,是福是祸,还未可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