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如何則之畫八卦?

河圖洛書文章寫了半月,先、後天八卦加起也超半月,該串聯總結一下了。

我們都知道《易傳》有句話叫: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聖人通過研究、揣摩河圖和洛書始畫八卦。這個聖人不必爭執是誰,我定義為遠古時期最有智慧的人。那河圖、洛書、八卦到底有什麼神秘聯繫能一脈相承呢?

一、事物發展都是從一分為二開始裂變,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如何則之畫八卦?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三次裂變,太極就變成八卦。

六十四卦也如此,以八卦為原點,八變十六,十六變三十二,三十二變六十四,經過三次裂變,八卦就變成六十四卦。

中國人講事不過三,老子說三生萬物,事物三變之後從有序向紊亂髮展,為維持有序就需要能量供給。生物細胞分裂也一樣規律,象人一樣的生物體要靠食物提供能量維持。世界越發展需要維持的能量越大,這就是讓科學界提心吊膽的“熵”理論。世界能維持平衡還是靠自然真數e的規律。家庭也一樣,四代同堂能做到,五代同堂就難得了。

太極生成的八卦數不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這樣的卦序,而是上圖的實數:乾為父得九,長男震得八,中男坎得七,少男艮得六。坤為母得一,長女巽得二,中女離得三,少女兌得四,這才是真正的先天八卦之數。上圖就是先天八卦橫列圖。

二、聖人則河圖,四象生八卦

以前講河圖說過,一、二、三、四是四象,一太陽、二少陰、三少陽、四太陰,和河圖成數互為顯、隱。河圖中北方藏四為太陰,西方藏一為太陽,東方藏二少陰,南方藏三為少陽,用太極、兩儀、四象生成的先天卦數按河圖數理規律佈置就成下圖。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如何則之畫八卦?

以前講河圖說過,生數、成數是加五的關係,五是小成數。成數和象數是合十的關係,十為大成數。

1、北方為太陰,藏四,與成數六合成十

河圖北方顯生數一、成數六,背後隱太陰四。按先天卦數,一為坤卦布在裡,六為艮卦布在外表示山聳峙在外,坤、艮為土,一體象大地。

2、東方為少陰,藏二,與成數八合成十

河圖東方顯生數三、成數八,背後隱少陰二。按先天卦數,三為離卦在內,八為震卦在外,表示陰燥之震木可以生離火,東方木火相生。陰包陽表示震雷也藏火於地。

3、南方為少陽,藏三,與成數七合成十

河圖南方顯生數二、成數七,背後隱少陽三。按先天卦數,二為巽卦在裡,七為坎卦在外。天上有大氣層,有云有雨水,天下有風,吹拂大地。

4、西方為太陽,藏一,與成數九合成十

河圖西方顯生數四、成數九,背後隱太陽一。按先天卦數,四為兌卦在裡,九為乾卦在外。乾、兌皆屬金,海天一線如同山地一體,肺主呼吸通於天。

用先天卦數按河圖數理一排布,就是八卦的天地大自然的道理,本是自然之象。是不是有點出乎你們的易學認知?哈哈!

三、用先天卦數按洛書九宮變化數理來佈置就是先天八卦

河圖、洛書的一體兩面在以前的文章詳細論述過,大家有空去看看。河圖布八卦只揭示了天地自然之象和四象生八卦的道理,真正要運用八卦陰陽變化時就得用洛書九宮的數理。用卦數按洛書數位來布就成了先天八卦。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如何則之畫八卦?

八卦既然講天地陰陽相合的變化,就把八卦橫列圖按圓形來排列,把橫列圖右邊陽儀乾、兌、離、震布在圓的左邊,把橫列圖左邊陰儀巽、坎、艮、坤布在右邊,陽儀中有陰卦,陰儀中有陽卦,布好後是不是跟洛書九宮布法嚴絲合縫?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如何則之畫八卦?

按圓形佈置後就表示天地之奠定、氣化之運行。從八象來看:天地對上下,水火對西東,雷風對於東北西南,山澤對於西北東南,卦成天地之體象,卦數兩兩相對又合十了。

經過以上先天八卦的成因分析,你還認為八卦跟河圖、洛書無關嗎?學八卦不通河、洛就不明易理。背點天干、地支又不去學通八卦,這樣能行嗎?易學是一脈相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